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钩沉>

淮海战役中的铁路抢修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1-07-14

□姚冰阳

为了使济南至徐州段能提前通车,支援淮海战场。

在“快修铁路,支援前线”“建设一条人民铁路”口号的鼓舞下,广大地方群众和铁路工人们团结协作,艰苦奋战,创造出了惊人的奇迹,迸发出了惊人的力量。他们仅用33天,就将长达110公里、大小47座桥梁完全修复竣工,使济南至徐州段提前了一个月通车。

修复这段铁路需要枕木17万根,夹板2.5万副、道钉75万颗、螺丝5万颗、2万立方米土方。

沿铁路线的人民群众得知为支援淮海决战需要抢修铁路用的枕木,便积极行动起来。

滋阳(现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一县就征购枕木达15000根;离山(滕县西北新设县)、邹县、滕县(现滕州市)、济北(济宁北战前新设县)、曲阜等地,一边准备木材,一边发动木匠集体赶制枕木,组织大小车辆抢时间运送。

各县动员了240多名铁匠昼夜打制夹板、道钉,许多铁匠铺自发合炉成立不同工序小组,进行流水作业。这种方法使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保证了任务的完成。抢修铁路所需的其他各种器材,由于农村广大人民群众和城市工人齐心协力,这些物资很快就从四面八方源源不断运来,17万根枕木在不到20天的时间就全部落实并送到铁路线上。(《人民政协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