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

垣曲全民共建共享舜乡城郊森林公园 荒谷变“乐谷”

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1-07-05

记者 朱 姝

垣曲县舜乡城郊森林公园全景俯瞰图 见习记者 陈方斌 摄

在垣曲县城东部一大片绿意葱茏起伏的丘陵之间,一条刚修建成的整洁道路在延伸,周围树木郁郁葱葱,还有各色花朵沿着路基两旁绽放。

这片风景如画的所在,正是垣曲县舜乡城郊森林公园。

在这里游玩的垣曲县居民李永辉自豪地说:“你看,我们垣曲这里的山美、人美、森林更美。”

在拼抢项目、加快发展的当下,垣曲县始终绷紧生态这根弦,力求“百姓富”与“生态美”共赢,树立起森林公园这样一个绿色典范,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融入发展的全程,咬定目标,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之路,筑生态文明之基,全力答好事关长远发展的时代考卷。

久久为功

“这个公园的建设,可谓‘久久为功’。从2010年开始筹建,我们垣曲的领导们,一任接着一任干,县委书记杨彦康更是咬定青山不放松,从任县长到任书记,从公园筹备到开工建设,从初步建成开放再到景观提升,已经历经11个年头了。”筹建该公园的主要单位垣曲县植树绿化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为“垣曲绿化委”)主任郭政民感慨地说。

记者见到郭政民时,炎炎夏日的火红日头下,他正在指挥工人安装公园正门口的帝舜文化卷轴。据郭政民介绍,这座160多平方米青铜铸造地雕卷轴安装完成后,这个公园的主入口景观提升工程就可以说基本收官了。

舜乡城郊森林公园,是垣曲县委、县政府“十三五”期间重点打造的生态惠民工程。该公园位于县城东部,占地面积约1500亩,建设规划分为北、中、南三个区。

正如郭政民所说,这一公园自2010年初期就开始筹建,并逐年实施植树造林,2015年10月正式立项,2016年3月正式开始公园南区基础设施建设。

“你看这一条沟,公园开建之前,这里就是一条泄洪沟。现在已经被周围的绿化带覆盖了。”郭政民指着公园正门口侧边的一条沟说道。

公园所处的位置,过去是县城东侧的一条泄洪沟,这条沟由周边石龙山的洪水千百年冲刷形成。在2010年开始筹建公园时,这条泄洪沟内曾有3个砖瓦窑、1个屠宰场,还有一座一直在使用的大型城市垃圾填埋场,由于地势低,沿沟两侧刘张、坡底等多个村庄生活污水也直排在沟内,周边环境极差,一年四季极度呛人的垃圾燃烧烟雾沿沟弥漫,特别是夏天更加臭气熏天,周围老百姓苦不堪言,这就是垣曲绿化委所面临的现实。

“这是公园建设面临的难点,也是县委、县政府下决心建设公园的出发点,那就是把这一片生态荒谷,改造成居民的‘乐谷’,建设打造成县城东边的一道生态屏障。”郭政民说。

公园启动建设后,垣曲县委、县政府拿出大魄力、大决心对所有污染源开始了边取缔、边治理的工作,逐步进行生态恢复,并流转出土地,为公园建设打好基础。

“先种树”,成为当时公园建设初期的一步重要规划。

“毕竟是森林公园的定位,绿化、植被是第一位的,也是我们这个单位负责这个项目的初衷所在。”郭政民说,“2010年,我们开始了第一期的绿化,绿化面积在300亩左右,你看这棵大杨树、这棵大银杏树,都是当时栽种的,现在都长成了参天大树了。”

先绿化,后设施建设,是公园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针。

从2016年开始,垣曲按照“休闲、健身、实践、娱乐、科普”的功能定位,采取政府投资为主,社会力量辅助的方式持续推进公园建设,目前已累计投资6000余万元。

目前,公园内累计栽植树木140余种12万余株,绿地面积达到82%以上,建成主干道、游步道15公里、休闲广场10个、停车场5个、公厕4个、足球场1个,亭子、花架、游廊、木屋、休憩平台等40余处,路灯、监控、广播等设施近500套(个),休闲健身设施基本完善。

2021年7月1日正式开放的森林公园主入口景观,总投资1600万元,占地面积近2万平方米,建设有主大门、文化柱、帝舜文化轴青铜地雕、月亮雕塑、三个风格迥异的水景观等,既展现了垣曲厚重的历史文化,又充满丰富的现代气息。

现在,森林公园三季有花,四季有绿,三处生态密林区则是鸟类活动天堂。北区的梅花园、中区的主入口、足球场和彩色循环健身步道等已成为县城居民休闲健身的亮点去处。南区主要是纪念林区,建设有国防林、劳模林、成才林等多种纪念林,是社会各界人士栽植纪念树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场所。

森林公园已成为垣曲县城东部重要生态屏障,城市天然氧吧,更逐步成为人们休闲健身和开展实践活动、传播生态文化的重要场所,有效满足了城乡居民的生态需求。

全民共建

1500亩的森林公园、各种绿化苗木、各项设施建设……县级层面财政如何负担起这样一个大工程?

全民共建,成为垣曲县舜乡城郊森林公园的一个重要建设特色。

“你看这一片树林叫作‘人大林’,因为它是由垣曲县人大承建的,所以就起名叫作‘人大林’。”垣曲绿化委工作人员申明文指着公园中区紧邻路边的一片树林说。

据悉,这片“人大林”由垣曲县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大代表进行建设、栽植,占地面积20亩,主栽树种为银杏。现在望去,成片的银杏树已经长成,绿色的银杏树叶在炎炎烈日之下为过往的游人提供一片清凉。相信到了秋天,这些叶子变黄之后,将为游人提供另一番别致、美丽的银杏美景。

像“人大林”这样的共建树林,在公园内共有11个。除“人大林”之外,还有由县政协组织政协委员等进行建设的“政协林”,在公园北区,占地面积15亩,主栽树种为雪松、杏树等;由县工会组织劳模、先进工作者等建设的“劳模林”,在公园南区,占地面积15亩,主栽树种为油松、玉兰等;由县民政局组织栽植的“结婚纪念林”,在公园中区,主栽树种为雪松,占地面积为6亩;由县老龄委组织栽植的“长寿林”,在公园南区,主栽树种为雪松、山桃,占地面积约5亩;由县人民武装部组织栽植的“国防林”,主栽树种为油松,在公园南区,占地面积8亩;由县教育科技局组织栽植的“成才林”,在公园南区和北区,主栽树种为银杏、白皮松,占地面积15亩;由社会各界人士、居民家庭自愿栽植的“亲情林”,在公园南区,占地面积15亩,主栽树种为银杏、樱花、玉兰等;由民盟组织栽植的“民盟林”,在公园中区,占地面积3亩,主栽树种为美国红枫;由团县委组织栽植的“青年林”,在公园南区,占地面积5亩,主栽树种为五角枫、红叶李等;由县司法局组织实施栽种的“新生林”,在公园中区,占地面积6亩,主栽树种为皂角。

“你看我们现在步行的这条彩色沥青混凝土道路,也是由县卫计部门投入资金打造成健身步道的。”申明文说。

这条环形健身步道共2.5公里,贯穿了公园中区的大部分区域,步道两侧还安装了多块健身知识展板,比如标明营养成分的健康金字塔、预防“三高”小知识等健身及生活科普知识宣传牌20余块,方便游人健身锻炼的同时,积累健康养生知识。

每年县四大班子领导都要带头在森林公园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带动县直机关党员干部、学校学生等群体在公园认建认养绿地、开展志愿活动、栽植纪念树木和参加义务植树,共同支持森林公园建设。

垣曲县司法局在森林公园北区布设普法宣传牌、对联等近200块(副),为人民群众普及法律知识等……

不难看出,在垣曲县舜乡城郊森林公园的建设中,不断形成的各部门联动配合、全民齐抓共管的建设格局,快速推进了公园的植被绿化和基础设施建设,为森林公园的建设作出了贡献。

城乡共享


公园内,游客们围坐在石桌边歇脚、喝茶。 见习记者 陈方斌 摄

铺着印花小桌布,桌上放着保温壶、陶瓷茶壶、茶杯,李永辉和几个朋友围坐在公园里一个小石桌旁谈着天、喝着茶,在一片浓浓绿意中,既有生活品位,又有闲适野趣,看上去好不惬意。

记者在公园中走访时,偶遇了她们,被她们的闲散舒适打动,上前攀谈。

在县城上班的李永辉当天正值休息,便约上几个好友,早晨在公园内锻炼完,找到这一片清净所在,就坐下来享受这种宁静。

“这里实在太好了,我们都很喜欢。你看看这绿树成荫的,一进来就感觉空气一下就不一样了,而且你看现在大夏天的,外面三十几度,在这片森林里就感觉不到炎热,既凉快又清净,确实给我们增加了一个锻炼和休闲的好地方。”李永辉说。

公园还有一个特点很让李永辉满意,就是交通方便。李永辉说,这个公园就在县城边上,到这儿来公交或者自驾都很方便,她们几个朋友就是开车来的,把车放在南区和中区中间的停车场,公园进来出去都很方便。

对公园有同样超高满意度的,还有公园旁边垣曲县安窝村的村民文燕妮。

记者经过公园内的足球场时,看见三四个小孩子正在旁边嬉戏,文燕妮坐在旁边的秋千上,看着孩子们你追我赶,快乐玩耍。

“以前带小孩就没啥地方可去,要不去邻居家,要不就在家周围乱跑。现在我基本上天天来,带着小孩来这边,既凉快又安全。现在上午人还是少的,等到傍晚,这边就有跳广场舞的、唱歌的、锻炼的,人可多了。”文燕妮说。

据文燕妮称,自从2000年移民搬迁到县城,她所在的移民小区正好就在与公园只一路之隔的区域,她见证了公园给自己家周边带来的鲜明变化。

“以前这里就是一片荒沟,一到夏天味道难闻得很。一开始说要建公园,我们也不知道能建成个啥样子。慢慢地,过一段时间就有一个新变化,过两天多了条步道,过两天多了个雕塑,过两天又多了个小亭子。”文燕妮笑着说,“现在出了家门就是公园,休闲有了新去处,比过去好多了。”

优美舒适的生态环境已使森林公园成为垣曲重要的城市后花园和自然生态屏障,也将生态红利渗透到更多城乡居民的生活中。

公园的设施逐渐完善,人流明显增加,在公园正门对面经营铁锅炖农家乐的张小波感受更为明显。

每天清晨和黄昏,在公园大大小小的休闲广场上、宽宽窄窄的步道上、足球场、水系边,到处有人们跑步、跳舞、打球的身影;每逢节假日,更是游人如织。

好生态带来客流,给张小波发展农家乐吃了“定心丸”。

“以前的客人比较固定,大多都是回头客。现在环境好了,从中午开始,吃饭的客人就没断过。”在林荫中品尝美食,已逐渐成为县城人新的生活方式。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现在早已深入人心,大家对美好人居环境也越来越关注。环境修复,环境变好,每天下班带孩子来散步,生活也变得有滋味了。”张小波满脸笑意,“相信随着树木越长越大,景观不断提升,这里的环境会越来越好,我的生意也会越来越好。”

记者手记:

从“城市之肺”感受观念之变

朱 姝

高耸林立的树木、幽静的健身步道、各色开放的花朵、高标准建设的足球场、普法知识与健康养生知识展板……在这个“宛如深入画中”的垣曲县舜乡城郊森林公园里,记者不仅感受到了生态为先的建设思路,更体察到了不少以人为本的巧思,比如与绿道的连接、与公园特色景观的连通、停车场与公园的打通……

自开建以来,通过大面积增绿增景,因地制宜建设步道、亭台景观等设施,舜乡城郊森林公园的不少地方现已成了“网红打卡地”。舜乡城郊森林公园的生态恢复、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已基本完成,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卷已完全向市民铺开。这个面积为1500余亩的城市“绿心”,已变成眼前的现实。

人们常说,森林是“地球之肺”。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森林公园是城市呼吸的中枢,是“城市之肺”。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需要呼吸新鲜空气的人也越来越多,“城市之肺”亦应随之扩大,保护、扩充“城市之肺”至关重要。

过去,舜乡城郊森林公园所在地,一片泄洪沟,几家屠宰场,还有一个垃圾填埋场……这个地方在过去,垣曲人人谈起为之色变。然而,就在这同一片土地上,一座森林公园已经崛起,从这个“城市之肺”不难感受到人们的观念之变。

过去的乱搭乱建带来的恶臭不堪,到如今的坚决取缔进行生态修复,这一乱建一取缔,背后是经济发展理念的巨大转变。田地里,以往一味疯狂攫取财富,如今讲究生态平衡,在索取和给予之间,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的理念逐渐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的正确性和真理性也在这片土地上不断被印证。

老百姓的观念之变则更为鲜明,从此次记者走访的几位游客、周边村民及商户的反映上来看,周边的生态环境被不断破坏,“城市之肺”崛起以后,老百姓对这座“城市之肺”倍加珍惜。如今,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家园环境优美,城市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当我们漫步在浓荫蔽天的大道,或小憩于满目绿茵的广场时,我们的心情定会更加愉悦、舒畅,这是大自然的造化,更是我们珍爱“城市之肺”的结果。

从经济发展的观念之变上,从老百姓的生活观念之变上,不难看出,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最生动的表达。人们懂得自我约束,懂得尊重公共空间,懂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想让人与自然共同演绎生命进程。这是崭新的高质量发展,崭新的文明形态。

观念一变天地宽。

垣曲县舜乡城郊森林公园这座“城市之肺”的意义和价值相信已不必赘述。如今我们置身其中,已能感受其“变”之始,最终呈现效果是不是会更惠及市民,让我们共同期待。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