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今日运城>

河东沃野遍地黄 绘就丰收新图景

——我市多措并举全力保障夏粮丰产丰收纪实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1-06-29

记者 董战轩 

黄河岸畔说丰年

黄汾岸畔,麦浪翻空,沃野跃金。

芒种前后,河东大地骄阳似火,麦田里泛起片片金黄,饱满的麦穗弯腰低垂,田间地头到处是忙着收割的农民,大家紧抓天气晴好的有利时机,全方位投入小麦抢收中,一派丰收景象令人振奋。连日来,通过实地走访,记者切身感受到在各级农业农村及相关部门的指导协调下,全市上下全力做好“三夏”工作的蓬勃激情和务实干劲。

表彰“最美种粮人”

5月22日,收割机在盐湖区南城街道银张村的麦田里来回穿梭,金色麦粒从收割机仓门倾泻而下,当地农民收获了今年的第一镰小麦。与此同时,在当地农机部门的统筹安排下,大型联合收割机在前面“跑”,小型深松机、播种机在后面“追”。这种夏收夏播“一条龙”服务受到了当地农民的广泛认可和好评。

表彰“最美种业人”

6月5日,在位于闻喜县郭家庄镇卫家庄村的有机旱作农业核心示范区,人机互动抢收小麦的劳动场景同样令人振奋。“今年该示范区种植的小麦穗大粒多且饱满,千粒重足,产量可观。经过我们农业部门测产,该示范区今年小麦产量好于往年,丰收已成定局。”闻喜县农业农村局技术站站长张文丽告诉记者。闻喜县是以种植小麦为主的产粮大县,是优质强筋专用小麦商品粮生产基地和全国粮食生产重点县。2019年,该县被确定为山西省第二批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县,通过“树样板、建基地、创品牌、签订单、重认证”等举措,率先蹚出了一条具有闻喜特色的旱作农业发展之路。记者走访期间,600余台大型农机正分布于该县12个乡镇,帮助农民适时收获,成熟一块,收获一块,确保颗粒归仓。

表彰“最美农技员”

同样是6月5日,在永济市黄河滩涂小麦夏收现场,4台自走式联合收割机正在有序作业。永济市今年小麦种植面积达47.5万亩,较上年增加0.7万亩,实现了“粮食面积只增不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永济市于2019年依托部级粮食绿色高质高效示范项目,创新启用了物联网精准化栽培管理系统,工作人员通过手机和电脑即可实时监测小麦不同生育期的各种数据。此举开创了全省小麦栽培管理大数据应用的先河。目前,该市小麦种植物联网精准化栽培管理系统应用区域达17万亩。小麦种植物联化管理为提升该市乃至运城小麦的品牌竞争力和国内影响力,推进运城市黄汾流域小麦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山西南部小麦种业“芯片”生产工厂奠定了科学基础,全面助推了粮食产业转型发展。

人机互动

亩均产麦611.5公斤,800亩地产麦48.92万公斤!6月16日,芮城县远鹏家庭农场今年的小麦产量正式测定。“加上秋粮,800亩地年收入可以轻松过百万元。”该农场负责人胡天妮粗略估算了一下。远鹏家庭农场位于芮城县东垆乡,800亩地被分成80个区,地头建有一间控制室,地里每个区都设有独立的开关,在智能喷灌系统的布局和操控下,加上水肥一体化系统、5G物联网、传感器、地下管道等软硬件建设,浇水施肥“一键搞定”,土壤湿度、温度、酸碱度等全部实现数字化管理,并实时呈现在控制室大屏或手机屏幕上。“浇水施肥是限制粮食种植机械化的主要瓶颈。以前采用大水漫灌,800亩地浇一遍就得一个月,耽误农时不说,还费水费工,造成肥料流失。改成智能喷灌系统,4天就能浇完,还增加了10%的可耕作面积。”配合实地操作演示,胡天妮道出了远鹏家庭农场小麦丰产丰收的奥秘。

颗粒归仓

6月16日,在稷山县稷峰镇太杜村小麦收割现场,多辆大型联合收割机、拖拉机来回穿梭,现场一派繁忙景象。其间,由稷山县农业农村局、县农经中心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指导组实地察看了小麦联合收割机、免耕施肥播种机等现代化农机具作业效果,详细询问了合作社理事长农业生产托管项目实施进度、服务农户数、农业机械投入等情况。“以前靠天吃饭,种地成本高,现在老百姓把地交给合作社统一管理,就能享受我们的‘耕、种、防、收、烘干、销售’等一条龙服务,既省心又省力,还能外出务工再挣一份钱。”稷山县鑫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吴三娃说,合作社每年托管农户土地8000余亩,服务农户2000余家,投入农机60余台,每亩地为农户增收50元至100元。

据专家现场分析,我市小麦长势好于去年,好于常年。从产量三要素来看,亩穗数与常年基本持平,穗粒数、千粒重增加,全市夏粮丰收已成定局。去年秋播以来,冬小麦主产区墒情基础好。特别是入春以来,冬小麦主产区降雨量总体偏多,温度回升快,加上田间管理措施到位,都对冬小麦生长和产量形成非常有利,为丰产奠定了基础。

长期以来,我市小麦年产量稳定在13亿公斤以上,占到全省小麦总产量的55%,是华北地区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运城小麦的生产事关山西“米袋子”是否充裕。

永济董村农场小麦抢收现场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实施农业“特”“优”战略,加快建设黄汾百万亩粮食优质高产高效示范基地,全力支持F型杂交小麦技术攻关,建设运城现代种业创新平台,着力将“运城面粉”打造成为新的国家级地理品牌,有效推动了小麦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边是涛涛母亲河的大河圣境,一边是麦浪翻滚的丰收景象……悠久的农耕文明和先进的现代农业技术,在黄河岸畔,在河东大地,交相辉映,开花结果。6月8日至15日,“黄河情·麦穗香”2021运城小麦文化节成功举办。开幕仪式现场,与会领导、嘉宾为“最美种粮人”“最美种业人”“最美农技员”代表颁奖;为运城优质小麦、运城面粉进行新闻发布;为“运城有机旱作小麦”颁发第十八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最具影响力农产品品牌”奖;芮城、永济、稷山、闻喜4个县(市)视频联动直播麦收场景。在此基础上,招商引资、考察调研、“黄河岸边寻麦香”大型农耕文化之旅直播周等系列活动接续举办,有效弘扬了悠久的黄河文明,扩大了运城优质小麦和运城面粉的市场知名度与影响力,为运城小麦高质量发展赋能。“粮食安全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运城作为国家划定的黄淮海优质小麦生产带,举办好小麦文化节,既传承弘扬了农耕文化,又打造了现代粮食品牌,必将成为运城乡村振兴的一张亮丽名片。”中国合作经济学会会长、原农业部总农艺师孙中华说。

立足“提单产、保总产”,我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通过建设高标准农田,综合实施灌溉排水、土地平整、田间道路改造提升、排灌站修建、机井修复配套、节水管灌安装等工程,逐年提高农业基础设施水平。与此同时,大力推广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我市全面推广小麦新品种新技术,提高良种良法和关键技术的到位率和覆盖率,大力实施粮食绿色增产增效和有机旱作等集成项目,推广了一批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模式,促进全市小麦产业绿色、优质、高效发展。可以说,丰产丰收的背后,都是通过技术集成来助力粮食生产的稳步推进和粮食产量的连年攀高。记者从农业部门了解到,今年全市小麦生产实现了种植面积、单产、总产“三增加”,预计全市小麦总产量比去年增加8%左右。

目前,我市夏粮收获已经基本结束。在此,相关专家提醒相关部门和广大农户,在抓紧夏粮收获、确保颗粒归仓的同时,还要抓好夏种和夏管,提高复种指数和夏种质量,抓好秋粮田间管理,为夺取全年粮食丰收奠定基础。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