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今日运城>

把教育办到人民群众的心坎上
——市直学校“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办好群众满意教育见闻

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1-05-07

彰康中学门口的书屋成了西城的地标 李宏伟摄

“今后再也不用请假接娃啦!”“课后服务暖心贴心,解决了家长的大问题!”“书香阅读给家长也带来了书香。”……连日来,在全市教育系统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中,市直学校积极开展“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办好群众满意教育活动,对照台账项目清单,聚焦干部师生反映集中的共性需求和制约学校发展的普遍性问题,按照“切口小、发力准、效果好”的标准,推出一批为民惠民便民的实招硬招,受到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好评。近日,记者走进几所市直学校,听到的是家长啧啧的称赞声,看到的是学校贴心用心的暖心服务,感受到的是市直学校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中,确确实实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把教育真正办到了人民群众的心坎上。

延迟离校路径

解决“四点半”问题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四点半放学”问题是许多上班族家长接孩子面临的现实难题,幼儿园家长也有着同样的烦恼。为破解这一难题,积极响应市教育工委“学党史、办实事”要求,市幼儿园主动作为、率先在全市幼儿园首家推出了“延迟离园”无偿服务。该园于今年3月底,开始在全园实施离园延迟半小时服务,把解决家长的操心事、烦心事当作提升服务质量的首要事,进一步创建市民满意的儿童乐园。

此举一推出,就得到了家长们的纷纷点赞。中班家长吕春荣高兴地说:“今后再也不用请假接娃啦!”家长王先生说,感谢幼儿园这么为上班家长考虑,真是方便了很多,这下可以安心工作了。延迟离园极大地方便了上班族家长,解决了家长们的后顾之忧,提升了家长和社会的满意度,让家长们在教育服务改革的过程中获得了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园长贺筱东告诉记者,幼儿园必须提供足够的空间、充足的材料以及充分的时间,保障幼儿的发展需要。延迟离园的举措,也让孩子们获得了更多的在园时间,教育活动的时间更加充足,活动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尤其在离园活动环节,孩子们的活动更加充分和自由,有了更多的游戏、阅读、交往和学习时间,进一步满足了幼儿个性化学习发展需求,促进了孩子们的身心健康成长。同时,延迟离园服务在全园掀起了“讲奉献、比服务”的热潮,引发了“如何在提升教育质量的同时,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做好家园共育”的讨论和思考,展现出该园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满满的正能量,提升了幼儿园的整体形象和社会声誉,用实际行动献礼建党100周年。

市幼儿园的做法是市教育局开展为群众办实事创新探索之举,下一步市教育局通过效果检验和综合论证,解决群众“四点半”问题,将涉及到更多的学校,从而使我市的教育更贴合人民群众的需要,为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探索更好的路径。

延伸课后服务

减轻群众负担

如果说孩子的教育一半在学校,而另外一半则是在家庭。课后学习也是家长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市逸夫小学从群众出发,从实践出发,从群众关心的课后服务方面入手,开展暖心的课后服务,不仅赢得了学生的欢迎,也得到了家长的肯定。

六年级徐子艺同学说:“每周我就盼着和同学们一起参加健美操社团活动,跟着贺老师在操场上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挥汗如雨,我觉得每一滴汗水都是快乐的。”

“原先孩子一到礼拜天,就熬煎得不行,不知怎样安排。现在好了,有了学校的课后服务安排,家长轻松了许多,而且还不花钱。可谓是一举多得。”在市逸夫小学门口接孩子的家长杨青亮告诉记者。

据了解,为缓解家长实际困难,为群众办实事,提高教育服务能力,市逸夫小学主动作为,全面启动课后服务,学校制订课后服务工作制度、方案、安全工作应急预案等,以完善的制度保证课后服务工作顺利开展。

据学校有关负责人介绍,课后服务活动是一项民生工程,主要包括学校免费为学生开设“综合素养提升”与“社团活动”两大类课后服务。综合素养提升服务周一到周五下午放学后开展,学校组织学生自主写作业、阅读等。课后服务充分利用学校在管理、人员、场地、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切实做到真正服务于广大学生。

据悉,每天的课后服务,老师们认真准备,耐心给学生答疑解惑,高年级学生在安静有序的环境下高质量地完成作业,看课外读物,充盈自己的知识储备。低年级孩子在老师的辅导下,巩固课堂知识,安静阅读,享受读书的快乐与幸福。

另外,该校课后社团活动是该校的一大办学特色,学校以“面向全体、彰显个性、培养兴趣、创意科技、开发潜能”为宗旨,精心打造31个社团课程,包含艺术、体育、手工、益智四大类。学校在设置丰富多彩的课程同时,还邀请社会优质师资力量加入,聘请专业辅导老师,确保社团课程的优质高效,让学生在初学阶段就受到专业的指导。

家校共读乐园

氤氲书香惠民

连日来,位于市区圣惠路西城文妍农贸市场口的河东书屋里,孩子们在放学后静静看书,大人们也在看书选书,每天这里人潮不断,成了西城百姓文化生活的乐园。这就是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运城市彰康中学为满足广大师生和西城群众的阅读需求,与市文化旅游局和盐湖区西城街道办事处三方联合筹建的惠民书屋——河东书房·圣惠馆。今年4月,河东书房·圣惠馆正式开放。

走进河东书房·圣惠馆,宛如走进有着浓厚历史文化韵味的老街老巷,让人在阅读中寻找城市丰厚的时代记忆,享受家门口图书馆的便捷阅读服务。在这里,记者看到,温馨的书房里设置了坐席,整齐长长的书架,书房设置了自助办证借还一体机、电子图书阅览机、员工工作站一体机、自助还书车等齐全设施。据工作人员介绍,书屋设置的服务分区按文学区、历史区、儿童区、综合区划分为4大类区。目前已入纸质藏书6500册,电子读书3000册,后续书籍正在陆续购进。所藏电子图书每月更新150本,其中期刊杂志、报纸则定期更新。所有人员一律免费阅读,办证、借还,方便快捷。

据悉,河东书房·圣惠馆紧邻彰康中学,平时接送孩子的家长也可以在这里进行阅读,而且还能给孩子有时间选择更好的图书。一位正在接孩子的家长杜先生告诉记者,孩子放了学就带他来这儿,读书肯定比玩手机好。

“我喜欢看书,这下不用再担心跑老远的路了。电子产品的盛行,使孩子丢掉了读书的习惯。这下好了,书房的开放,为我和孩子茶余饭后提供了一个好场所,我们又可以重新养成读书的习惯啦。”家长李晓旭说。

“河东书房·圣惠馆的建成与对外开放,紧紧围绕着“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不仅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满足了师生的阅读需求,更打开了社会力量参与公共阅读服务的通道,实实在在地为群众办了一件大好事。”市彰康中学校长张莉说。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市直学校积极行动,拿出实际举措,强化联动效应,解决师生和家长的问题。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多策并举,以改善师生生活环境和推进教科研水平高质量发展为着力点,从政策调整、学科建设、硬件修缮等多方面入手,为师专“双高建设”和联合升本工作增权赋能。运城市机电工程学校突出职教特色,推进“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建设,围绕新产业,对300名学生开展“1+X”证书培训,促进学生优质就业。市人民路学校发挥名校的引领作用,安排语、数、英、音四个学科省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分批次赴河津、临猗两地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将优质教育资源和先进教学理念送到乡村和山区学校。大运幼儿园在幼儿园门口设置家长休息区,安置休息椅,为来园早的家长提供休息场所。运城市特殊教育学校实行“零障碍残疾儿童入学”,定期给因身体原因不能就学的儿童送教上门。各个市直学校真正将人民群众对教育工作的期盼,落实到“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工作中,以优异成绩向市委市政府交一份满意答卷。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