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今日运城>

卓越校长的领导力
——垣曲中学跨越式发展探秘

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1-05-07

郭守智

校长是学校教育的把舵者和践行者。糊涂的校长办糊涂教育,明白的校长办明白教育;平庸的校长办平庸教育,卓越的校长办卓越教育。

垣曲中学是幸运的。本世纪初,当学校处于最艰难的时刻,2002年、2004年,王小元、姚瑞勇先后走进校园,分别担任校长和党支部书记,姚瑞勇分管教学全面工作。二人珠联璧合,相辅相成,从文化立校入手,将校园的一花一草、一石一木、一碑一字、一路一栏、一馆一室、一楼一廊,都融入育人体系。当你踏入校园中,令你震撼的不仅是多年来优异的教育教学业绩,更是学校从内到外透出的那种淡定从容、宽厚大气、智慧灵秀的气质以及时时处处能够体味到却又难以言说的“校魂”。

他们大刀阔斧地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和校本课程创设,科学地提升、整合教师队伍,以优厚待遇和人文关怀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30多名硕士研究生充实教师队伍,有效增强了师资力量。

他们大抓学校基础建设。如藏书20余万册的图书阅览楼、艺术教学楼、学术大讲堂、吃住洗浴功能齐全的后勤服务中心,达到国家一类配置标准的体育设施和塑胶操场,价廉而实用的教工单元楼等。仅4年时间,他们将一所每年高考达线人数仅为个位数而濒于关闭的学校,建成山西省示范高中,创造了边远山区高中建设的奇迹。

2010年,王小元易职任县教育局局长,后又履职垣曲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姚瑞勇接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他接力大干,下功夫抓学校内涵发展和办学实力提升,大胆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创造性地推行“80分钟大课堂”教学模式,接着又创设“自我实现教育”育人体系等。他同师生一起,经过艰辛的努力,取得了卓越成效。2017年6月,“80分钟大课堂”教学成果获山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2018年12月荣获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019年8月成功亮相于在珠海市举办的第五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自我实现教育”课题获2017年中国教育学会批准立项,被确定为国家“十三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学校发展再上一层楼。

垣曲中学之所以能够跨越式发展,能够创造山区高中办学的奇迹,它的秘诀在哪儿?答案是:卓越校长的领导力。具体讲即:对学校文化的选择力、对学校治理机制改革的决策力、对课程建设的创造力以及智慧人格的凝聚力。

学校文化价值的选择力

卸任不久的姚瑞勇在垣曲中学的办学实践,自始至终回答的是“教育是什么”“教育为什么”“教育的使命是什么”等一些根本问题;回答的是一个校长工作的价值、意义和目标;回答的是办让孩子成长的教育、培养孩子的兴趣和人格的教育、百年大计的教育,还是办要分不要人、揠苗助长、无视学生兴趣人格的短视的急功近利的教育。在创建省级示范高中实践中,学校选择确定的办学理念是“关注生命,让每一个人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一理念的价值在于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即人是目的、人是关键、人是主人,构成了以育人为本的完整教育内涵,认为教育不仅提供知识文化,更提供社会性和习惯性培养,特别注重用人文氛围、书香校园对师生进行生命教育、人格熏陶和精神洗礼。

以人为本的核心在于以人的精神为本,在于为教育者、受教育者注入精神力量,在于培养师生的哲学思想,把校园变为师生的精神家园。而这个精神家园的底色是学校文化。该校提炼出的文化精神是“团队、奉献、创新、卓越”,响亮地叫出“扫地也要扫出全国第一”“要吃就吃红辣椒”“要把每一件事做到更好”。学校文化建设的原则是不刻意装饰,不空洞说教,不抄袭别人,彰显学校气质,以文育人,以文化人。行动方案是开设“自我实现教育”九大校本课程,出台14类行动方案,如“星光育人计划”“每周一星”“年度百名标兵”评选活动以及“垣曲中学学生行为考核100条”等。

这种办学理念的核心要义,一是让所有学生一人不落地得到发展,忠诚践行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二是让每一个孩子得到有个性的全面发展。一个强大的中国,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力量、国家有希望,需要青少年从小学会完善自我、与人相处、立己达人,确立价值目标,拓展精神世界,寻求人生幸福,完成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的使命。因此,教育必须走在前头,必须进入每个人的精神世界,必须为每一个人提供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基础。垣曲中学所确定的“让每一个人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办学理念正好与教育使命、国家意志完美契合。

学校治理机制改革的决策力

垣曲中学的管理思想是“人文、科学、规范、精致”,坚持以人为本、非权力影响。姚瑞勇大手笔擘画对传统的学校管理机制进行改革,实行扁平化年级组管理机制。为此,建立了相对独立的年级自主决策管理机构,全面管理本年级的教师、学生、班主任工作及教学工作、德育工作等。这样,将过去的处室单向管理转变为年级多项综合管理。学校将管理重心下移,年级主任在办学理念统领下,享有教育教学工作的指挥权,有对教师的聘任、组合、评价的人事权以及对绩效工资、津贴、奖金的评定发放等财务权。年级主任进入学校决策机构,作为校委会成员,参加学校行政会议,参与学校重大决策等。原有的各处室便于集中精力开展调研、分析、指导、督查、考核评价和服务等。学校管理因此缩短了信息传递链条,简化了管理程序,各种信息的上达下传更及时、便捷、准确和接地气。校长简政放权的大决策,体现了以人为本、非权力影响的现代治理思想,展现出智慧、品格、胸襟、格局,将过去学校单一的积极性变为基层多元积极性,充分调动了全体人员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增强了每个人的目标意识、责任意识,使学校管理工作更为民主、便捷和高效。

课程建设的创造力

校园生活主要在课堂。从2004年始,学校着力摸索课堂教学改革,从“自主、合作、训练”到“80分钟学案课堂”,再到“80分钟自主课堂”,已经形成“80分钟问题化诊断式课堂”。这种课堂模式的价值追求是“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发展学生”“以问题为中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素养为追求——学会学习、学会思维、学会创新”。运作模式是“以学科为基础,以学生问题为起点,以教师问题为引导,以自主、合作、展示、质疑为主要学习方式,以课堂学习评价单为抓手,以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学习能力为目的的高效课堂教学”。这样的课堂,是师生心灵相遇的场所,是充满理性挑战的场所,是感受智力劳动愉悦的场所;这样的课堂是灵动开放的教学,是拓展思维空间的教学,是享受创造之美的教学。学生走进这样的课堂,就像走进了情感充沛的海洋,走进了思想飞扬的天空,不知不觉便沉醉了,发现课堂原来如此美妙,思考原来如此愉悦,学习原来如此幸福!垣曲中学的教育教学质量之所以一年跨越一个台阶,高考达线人数一年递增一个档次,答案就在这里。

姚瑞勇校长的视野格局并非仅限于此,他有更高的理想追求。他创设的“自我实现教育”校本课程自成体系,丰富实用。“生涯规划教育”“责任教育”“红色精神教育”“经典阅读”“学法指导”等,为师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展示平台,为师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为青年学子的未来开拓了绚丽多彩的前景……

智慧人格的凝聚力

校长是学校的精神领袖,是道德、学识、智慧、人格的标杆。姚瑞勇出生在农村,受教育世家影响,就读于师范院校,奋力于教师岗位,身为中共党员,不忘誓言、牢记使命,将全部精力奉献给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从普通教师到初中校长,再到职中领导,他干一事成一事,到一处兴一处。上世纪90年代,垣曲县为摘掉职教薄弱县帽子,县领导点将王小元、姚瑞勇到职校攻坚。经过三年的奋斗,垣曲职中“旧貌换新颜”,荣获省、市重点职校称号。

他情系教育,心无旁骛。姚瑞勇与笔者交往20多年,从来是“三句话不离本行”,开口不是学校发展,便是远景规划,很少触及私事。多年来,他交往的多是省内外知名专家、知名校长。“自我实现教育”课题就是在北京怀柔红螺寺中学校长、中国德育学会副会长、“中国中小学校长领导力提升”子项目首席专家于荣学建议和指导下,被中国教育学会批准立项的。

他以校为家,以读书为乐。清晨,姚瑞勇总是第一个到校,习惯性地巡查校园。他常说,“走走也是管理”。深夜,他的办公室总是亮着灯光,这是他在撰阅文件或读书学习。他是学校阅读的倡导者,也是践行者,其本身就是从阅读中获益并深知阅读力量的人。“自我实现教育”课题立项、研究过程中,他参阅的教育专著有25部之多。“自我实现教育”研究论文,是他亲自撰写并数易其稿完成的。

他忘我工作,不计名利。2012年冬,市教育关工委同志到垣曲中学调研,他因患重感冒,是在办公室打着吊瓶汇报工作的。事后,办公室主任说,他这样做不是第一次,说是对来客的尊重。作为姚瑞勇校长的同行、朋友,笔者曾多次劝他评特级教师和正高级教师。我清楚,市教研室几个同志都是因参与获国家级奖项的“80分钟大课堂”研究成果作为条件之一,被评定、晋级特级教师或正高级老师的,而他却屡屡主动放弃,总是让教师们优先。像这样的德行、格局、人格对教师的影响力、凝聚力不言而喻。

他倡导开展的“一对一”帮扶活动,建立对贫困生的救助机制,既体现校长的职责,更展示他那颗“仁”“爱”宅心。正如他在自己一部书稿前言中提及,是母亲“仁慈善良”的基因影响了他的一生。这是与生俱来的本真——一个质朴、真实的姚瑞勇。

 (作者系运城市教育局教研室原主任)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