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1-01-11
《清明上河图》描绘了清明时节开封城内外的热闹景象,被誉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张择端。说他“神秘”,是因为他流传下来的资料和故事很少,人们只能从中得到一些零散的信息。
在金人张著的跋文中,对张择端的生平有过一个介绍。但也不过寥寥数语,很难勾画出这位画家详细的人生轨迹。
但综合起来,可以知道的是,张择端字正道,幼年熟读诗书。在年轻的时候,游学于京师,希望通过科举考试来改变命运。不过,张择端后来转而学习绘画。如今看来,这像是考试失利后的谋生之举。
张择端很有绘画天赋,还如愿考入翰林图画院,他擅长描绘舟车、市桥、郭径,细致无比,自成风格。后来,他完成了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
遗憾的是,有关张择端的下落几乎再也找不到任何一点资料。专家推测,张择端生活在北宋末年,很可能在北宋灭亡后滞留北方,才会“踪迹全无”。
《清明上河图》这幅长卷采用散点透视的技法,画面繁而不乱,描绘了汴京市郊景色、以虹桥为中心的汴河及两岸风光、繁华的市区街道。
张择端在画里绘制了很多并不太适合欣赏的场景,比如一些险情:漕船上的船夫正急忙放倒桅杆,想要穿过桥孔等等,但细节处理很巧妙,事态发展转化为有惊无险,符合欣赏者的审美心理。 (《包头晚报》)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