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钩沉>

360行之卖包子的

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1-01-08

19世纪中叶,天津卫卖包子的很多:一是包子铺,二是包子摊,三是小贩背着一个小木桶,走街串巷,送货上门,木桶上大都盖着保温用的小棉被。其间,出现了一个“狗不理”包子,闻名中外,成为如今的天津“三绝”之一。这是怎么回事呢?

话说在1858年前后,天津三岔河口码头很是繁荣。在运河边侯家后面的刘记蒸食铺收了个徒弟叫高贵友(乳名叫狗子)。狗子学徒期满后,辞职出号,自己在三岔河口边开起了包子铺。他善于钻研,人老实,大胆改良,发明了水馅发面工艺,做出的包子口感柔软、皮薄馅大,外表如同一朵绽放的白菊花,形色香味独具特色。因此,包子铺生意兴旺得很,狗子忙得顾不上与顾客交谈。那时人也规矩,狗子将包子用大荷叶包好交给顾客,顾客将钱放茶碟中。卖包子的狗子不爱理人,久而久之,在老百姓中传开。高贵友的店铺本名为“德聚号”,后经天后宫一位道士点拨:“你不如把‘德聚号’改为‘狗不理’,又新又奇,准能招揽顾客。”于是,天津有了名牌包子——狗不理,一直到今天。(《今晚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