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钩沉>

唐代雅举:颜真卿中进士后雁塔题名

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1-01-11

颜氏家族是以读书修身为荣的名门。如今珍藏在西安碑林博物馆,作为颜真卿晚年书法代表之一的《颜氏家庙碑》,便书有“孔门达者七十二人,颜氏有八”。著有传世名作《颜氏家训》的南北朝文学家、教育家颜之推,是颜真卿的五世祖。

虽然出身望族,颜真卿的青少年时代却坎坷不平。幼时失怙,他在母亲与家族亲人的教导下刻苦读书。“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先祖的家训一直激励着他勤学苦学。

唐朝对科举十分重视,以诗取士是唐代学子文人的仕途之始。开元二十二年,颜真卿中进士甲科,那时他不过20多岁。雁塔题名、曲江流饮、杏园关宴,考取功名的学子会举行许多雅趣盎然的活动。而在那个时代,雁塔题名,几乎是所有入仕文人的梦想。白居易曾写下“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40余岁中进士的孟郊,则将自己登科后的欣喜与畅快,化作“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千古名句。

进士雁塔题名这一雅举仅仅延续到唐末。长安失去首都地位后,陕甘地区文人仍仿效此举在雁塔题名,一直至明清时期。如今,唐人雁塔题名的碑刻或墨迹已经难寻,但在大慈恩寺院内和大雁塔上,还存留有明清两朝乡试举人仿效唐代进士的题名碑70余通。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这首广为传诵的《劝学》诗,为颜真卿晚年时期劝勉后辈所作,但也是他青年时代胸怀远大志向、勤学苦读的切身体会。 (《新华每日电讯》)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