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发布者:时间:2020-11-09
▲平遥县衙 (资料图)
众所周知,“衙门”是古代对官署的称呼。其实它最初是军事用语,是用来称谓军旅营门的。
衙门本作“牙门”。在古代,常常用猛兽锋利的牙齿象征武力,军营门外常常放有猛兽的爪、牙。后来为了方便,就用木刻的大型兽牙代替真的猛兽牙齿,还在营中的旗杆顶端装饰兽牙,悬挂的也是齿形的牙旗。由此,营门也就被称为“牙门”了。大约到了唐代,“牙门”逐渐被移用于官府,“牙门”也被误传为“衙门”。正如《封氏闻见记》中所说:“近俗尚武,是以通呼公府为公牙,府门为牙门。音稍讹变,转而为衙也。”衙门一词广泛流行开来。宋朝以后,“衙门”就彻底取代“牙门”,成为官署的代称。(《生活晚报》)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