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0-11-05
《诗经》开篇第一首就提到荇菜,它是一种水生植物。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诗经》不仅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一个绿油油的“菜园子”。
《诗经》的“菜园子”,最早出现的是“荇菜”。“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荇菜是一种重要的水生植物,根茎可食用,因其漂浮在水面上,流动无方向,正如淑女之难求,所以《诗经》开篇第一首,就作为起兴的工具登场。
说起荇菜,现代人恐怕很少吃过,一般都将它当成一种普通的水草。现在,我们通常将荇菜叫“杏菜”,又名“金莲儿”。它沉入水中,性近于荷花,花开时常弥覆顷亩,黄灼灼小花,在阳光下泛光如金,一看便惹人喜爱。实际上,荇菜口味不佳,无论是口感还是营养价值,都远不如与它相似的莼菜。
古有“莼鲈之思”的典故,常以此寄托思乡情。西晋人张翰,生于苏州,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因思念家乡的莼鲈美味,便决然辞官而归,在后世传为佳话。“莼鲈之思”也表达了归隐之志。白居易曾写道,“犹有鲈鱼莼菜兴,来春或拟往江东。”莼鲈,可谓理想人生的象征。 (《陕西工人报》)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