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晚报发布者:时间:2020-10-13
老北京吃饭,在“精致”二字上其实并不甚讲究,但对“本味”的要求非常高,上好的厨师讲究用烹饪的方法析出食材原本的香味儿,不能胡乱加料,不能用重口味的方式串味儿或遮味儿,尤其黄瓜这种本身就香气明显的菜,如果最后做出来把原始的清香盖住了、搞没了,那可真就是佛头着粪之举了。
记录旧京饮食的《闾巷话蔬食》一书,就记录了老北京做黄瓜最常见的烹饪方法:“洗净去掉尖儿及尾,横切成薄片儿,然后坐锅,下底油;油热后,下入葱花儿、姜末儿,煸出味儿后,再下黄瓜片儿,随即放入些食盐及味精,煸一煸即出锅,装盘供食。”写到这里突然想起,这样的清炒黄瓜大概也是笔者学会炒的第一道菜,一来切黄瓜最练刀功,二来烹饪方法简单,但火候掌握不好容易过火,导致黄瓜片蔫软出汤,不好吃。书中记载旧京北京南城冰窖厂有位姓栾的厨子,厨艺高明,他总好自己弄个素菜喝酒,其中首选就是炒黄瓜片儿。他炒的黄瓜片儿,又脆又绿又入味,而其“秘诀”就在于,“黄瓜片儿要先用料酒、香油、葱花、姜丝、咸盐等入好了味,临到炒时,在热油锅里一煸就出勺,不可后加咸味,或在勺里多炒”,以免黄瓜全熟又变暗了,既不好看又不好吃”。
在京郊农村,吃黄瓜最常见的方法是“腌两样儿”,也就是黄瓜腌葱。一般是先把用清水洗净的葱切成丝儿,再把洗净的黄瓜切成丝儿,两种丝儿用细盐和香油一拌即成,“暴腌供食,别有一股子清香鲜嫩之美,是下饭的好菜”,有醒人脾胃之用。说起来,这道菜跟现在的拍黄瓜一样,都是“俗菜”,就着啤酒能消遣一夜那种,但俗又怎样呢?只要咱老百姓喜欢,那就是好菜。说到底,山珍海味有累肠胃,清粥小菜更利健康,此中真意,只能自己咂摸滋味了。(《北京晚报》)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