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今日运城>

新绛蔬菜 产业腾飞正当时

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0-09-24

文/本报通讯员 贾体锦 李玉婷  图/特约摄影 宋 磊

连片蔬菜大棚

汾河之畔,孕育古绛州千年农耕文明。

新绛县的蔬菜种植可上溯到3000年前,当地百姓借助气候之利、水肥之便从事蔬菜种植。至魏晋时期,几乎家家户户都种菜。

时光如水,岁月如歌。

改革开放之初,新绛蔬菜由“一家一户”生产,供应“千家万户”消费;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新绛县引进了大棚栽培技术;再到2000年前后,从追求产量增长转变为发展无公害绿色蔬菜……一场又一场蔬菜产业发展的自我革新在绛州大地轮番上演,让新绛蔬菜在质量提升上完成了一次次进阶。在新绛蔬菜免检进超市,免检进入香港市场的同时,新绛县也获得了“全国无公害蔬菜基地县”“全国果菜十强县”“全国食品安全县”等国字号招牌。

如今,乘着新时代的东风,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动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蔬菜产业变革再次席卷新绛大地。新绛县以高质量转型发展为引领,按照“三五”发展思路,以市场化为方向,紧紧围绕蔬菜绿色高效生产,探索出了一条规模化种植、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的路子。全县设施蔬菜播种面积达15万亩,蔬菜年产量58.3万吨,年产值17.12亿元,蔬菜收入占到农民可支配收入的46%;全县13个农产品通过了无公害产地和产品认证,认证面积20万亩,有五大类21个产品获得有机产品认证,蔬菜销售辐射全国20多个省份200多个县,涌现了“绛州绿”等一批全省著名品牌……

新绛蔬菜依托政策扶持、培育人才、提升技术、打造品牌、完善市场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实现了产量、质量、效益、环境协同发展。

政策+平台

打造标准化产业链

瑞恒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

金秋时节,新绛县瑞恒精品蔬菜示范园蔬菜展示智能温室内一派绿意盎然,瓜果蔬菜长势喜人,技术员姚小平正耐心地为工人们讲解示范A字架基培种植要领。

山西瑞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是新绛县蔬菜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一家科技龙头企业。在新品种的引进与推广方面,瑞恒农业发挥主渠道作用,在新绛县委、县政府的牵线搭桥下,与荷兰瑞克斯旺、以色列海泽拉、瑞士先正达、德国拜尔、美国杜邦等国际知名公司开展合作,实现工厂化育苗和推广,在全县成功推广了西红柿、黄瓜、彩椒、西葫芦、菠菜等56个蔬菜新品种,在生产、加工、物流、研发、示范、服务等方面实现了专业化。

瑞恒农业的标准化生产之路,提供了透视新绛县蔬菜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的微观镜头。

“市场上啥卖得好就种啥”是蔬菜种植户的传统观念,但“一窝蜂”地种植某个品种后往往会遭遇产品滞销,不但给种植户带来较大损失,而且成为制约新绛县蔬菜产业做大做强的“绊脚石”。如何彻底转变这一种状况,实现产业的扩张和效益的提升,成为该县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个标志性的转变发生在2017年。当年新绛县申报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于2018年被纳入全省第一批创建试点。该县同年出台了《新绛县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农业产业化提质的若干措施》,并于2019年制订《新绛县蔬菜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实施方案》,为产业园的高质量建设提供了保障。

通过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业品牌创建、拓宽农产品市场营销渠道,新绛县蔬菜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发展逐步走上正轨,成效初显。目前,该产业园面积发展到15650亩,建有日光温室2500栋,年生产优质蔬菜种苗4600万株、绿色蔬菜4.35万吨,年产值2.6亿元,涉及泉掌镇王守村、刘建村、南张村、朝阳村、永兴庄村,三泉镇南熟汾村、三泉村、席村等村;园区农业企业发展到5家,蔬菜育苗企业发展到8家,建有蔬菜产地批发市场4个,发展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11个,产业园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000元,形成了集生产、加工、科研、销售、冷储于一身的全产业链条。

“新绛县蔬菜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在推动蔬菜产业融合、带动农户、技术集成、就业增收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新绛县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和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新绛县蔬菜发展中心主任王建元说。

人才+技术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菜农技术培训

“我种了7亩多西红柿、黄瓜,全都是自然成熟,特别好吃。虽然年初遇上了疫情,但国家政策好,基本没有影响收成。”走进新绛县三泉镇南熟汾村菜农范新中家的大棚内,一排排菜苗整齐排列、果实累累,41岁的范新中分享着他的喜悦。

范新中家共有5个日光温室大棚,是村里的西红柿和黄瓜种植大户。他种的蔬菜是无公害蔬菜,再加上口感好,很受市场欢迎,每年收入都超过了50万元。

范新中19岁便开始跟着父辈种地。与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父辈不同的是,范新中种菜靠的是技术。

“以前种地都是‘靠天吃饭’,现在都盖起了大棚。谁能想到,我们这些农民,现在也成了大家口中懂技术、会管理的种菜把式。”说话间,范新中看了一眼湿度计上显示的土壤湿度,随即打开一旁的智能灌溉设备,遍布田间的管道便开始为蔬菜浇水。一系列操作既简单又方便。

像范新中一样依靠现代科学种植技术发家致富的人在新绛县还有很多,他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的身份——新型职业农民。

近年来,新绛县在尊重农民首创精神的同时,通过培育一批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在全社会营造重视技能学习、依靠科技致富的良好氛围,以科技创新带动蔬菜产业适度规模发展,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我们推出了种菜小康模式‘五年百万元行动计划’,即让每户菜农种植设施蔬菜6亩,实行标准化生产,每亩蔬菜年收入大概有5万元,6亩蔬菜每年的总收入就是30万元,纯收入能达到20万元,那么5年就能实现纯收入百万元。‘五年百万元行动计划’充分调动了群众的种菜积极性,也大大提高了菜农的收入。如今,种菜在新绛县已成为一种体面的职业。”王建元说。

在“五年百万元行动计划”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新生力量参与到设施蔬菜种植中,蔬菜产业发展后劲十足。蔬菜种植人员以20岁到40岁的新型职业农民为主,另外还有一些退伍军人、大专院校毕业生、返乡创业人员等“新鲜血液”也积极参与其中。

今年30岁的贾卫民便是返乡创业的“新菜农”。2018年,一直在外务工的他听说了家乡的好政策后,毅然回到家乡,包下十几亩地,建了6个大棚,加入种菜大军行列。

“我们并不是盲目地种。”贾卫民介绍,“政府给我们安排了专业的农技师,‘一带一’帮助我们解决种植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经过两年的发展,贾卫民的蔬菜大棚有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在提升新型职业农民技能的过程中,新绛县不断加强与科研院校的深度合作,强化农业科技人员的培养,培育和储备了一批推动蔬菜产业发展的专业农民队伍,积累和总结了一套实用先进技术。

蓬勃发展的新绛县蔬菜产业,也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种菜能手。他们拥有专业的蔬菜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专门从事育苗、种植等不同环节的工作。

“吸引越来越多的‘蔬菜产业工人’落户新绛,为蔬菜产业的适度规模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王建元介绍,现在一家一户经营六七个甚至十几个大棚,离不开这些招之即来、来之能干的专职蔬菜产业工人。

为新绛蔬菜发展保驾护航、支撑新绛蔬菜产业不断创新发展的另一支重要力量,便是来自多个农业科研院所的专家团队。

近年来,新绛县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的李宝聚团队、曹坳程团队、尚庆茂团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李建明团队,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的王文桥团队,山西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蔬菜体系岗位专家侯雷平及其团队,山西农业大学的赵晓军团队等通力合作,解决了设施蔬菜种植各个环节中困扰农民的技术难题。

“每当遇到县级技术人员无法解决的技术难题时,我们就将样品打包寄往这些科研单位,7天以内就能收到科研单位的分析报告和解决方案。”王建元说,“这些科研人员为新绛县蔬菜提升品质和产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品牌+市场

蹚出品质提升之路

新绛蔬菜出口俄罗斯

“这些西红柿,个头儿大,汁液饱满,沙甜可口。”“这些黄瓜,吃起来脆生生、甜滋滋的,特别爽口。”……

不少人在品尝过新绛蔬菜后,不禁感叹:“吃新绛蔬菜能吃出儿时的味道。”就是这短短的一句评价,道出了新绛蔬菜的高品质。

“像养孩子一样养作物”,这是支撑新绛蔬菜品牌化发展的理念。新绛县以蔬菜生产的“专、特、优”为方向,培育了一批“一辈子只种一个品种”的蔬菜种植“工匠”,推出了农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并以“三项奖补”为辅助手段,全面激活了蔬菜产业的“一池春水”。

在绿色蔬菜生产方面,新绛县先后制定了绿色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6个、绿色蔬菜种苗生产技术规范6个,并印发到种苗企业和菜农手中,指导他们绿色种植。

适度规模经营和各类专业化服务,让技术与生产无缝衔接,实现了科技成果转化率和产出率“双提升”。水肥一体化技术、连作障碍土壤改良技术、蔬菜休耕技术、蔬菜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等依托农民经济合作组织,被推广应用到蔬菜生产上。

集约化育苗体系逐步形成并完善。从2003年绛州绿公司建设第一个育苗场开始,到现在全县建设集约化育苗场30个,年生产优质种苗1.5亿株,种苗销售范围辐射周边300公里。新绛县目前已成为全省最大的集约化种苗生产基地。

“酒香也怕巷子深”。好产品也需要通过不断创新做法,积极开辟新的市场、拓宽销售渠道。

新绛县充分发挥新型经营主体的服务功能,积极培育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组建以农资服务、销售服务、信息服务、技术服务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400余家,建成农产品鲜活市场8家。以西曲蔬菜市场为例,在蔬菜销售旺季,日吞吐量能够达到125万公斤,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受今年疫情影响,在发挥好传统市场作用的同时,各专业合作社、蔬菜市场积极探索蔬菜电商模式。这种模式拓宽了销售渠道,增加了菜农收入,成为新绛蔬菜销售的一种新尝试,为蔬菜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位于新绛县泉掌镇王守庄村的山西绛之源商贸有限公司,通过网络平台销售蔬菜,每天的销量平均有1万公斤。“通过网络销售,我们可以直接对接来自全国各地的商户,极大地提高了蔬菜销售量。”该公司负责人王栋杰说,目前越来越多的菜农和商户都加入到了网络销售的行列中。

近年来,新绛县在提升产地市场和经营市场流通能力的同时,也将眼光放在了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上,通过狠抓蔬菜产地交易和物流市场建设,推动农产品基地企业实施网上交易,形成了完善的蔬菜市场网络体系,不断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

在产地市场流通能力提升方面,该县就近建设预选分级、加工配送、包装仓储等基础设施,完善收购网点,配套建设仓储、物流、冷链设施;根据本地现有集散市场基础,规范建设一批地头市场;鼓励各大农产品电商平台在产地建设电商服务站点。

在完善专业批发市场方面,该县推动现有产地批发市场转型升级,完善标准化交易专区、集配中心、冷藏冷冻、电子结算、检验检测等设施设备,加强废弃物循环利用与处理、安全监控等设施建设,提升农产品批发市场综合服务功能。

与此同时,该县以番茄、彩椒、油瓜、甘蓝出口为突破口,瞄准国际市场,扩大销售渠道,积极培育出口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建立蔬菜出口生产基地,实现出口创汇。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新绛蔬菜产业经过一次次的自我革新与市场检验,朝着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大步迈进,并将再次迎接智慧农业、旅游农业的洗礼,在新时代转型升级、大有作为!


古交镇辣椒育苗基地

横桥镇叶菜基地

泉掌镇西红柿丰收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