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大型民族交响乐音乐会《关公颂》:铮铮之声,演绎武圣忠义

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0-09-19

□景作人

▲大型民族交响乐音乐会《关公颂》演出现场 卫行智 摄

鼓乐喧天,管弦齐鸣。9月15日晚,在临猗关汉卿大剧院中,一场具有特殊意义的大型民族交响乐音乐会《关公颂》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这场音乐会是运城市第31届关公文化艺术节项目之一。

音乐会首演了著名作曲家、指挥家景建树(运城闻喜人)专门为家乡创作的交响乐《关公颂》。

音乐会由中国广播民族乐团、运城市音协民族乐团、运城市音协声乐学会合唱团演奏演唱,运城市音协主席宁国红及国家一级作曲、指挥景建树指挥。

本场音乐会的最大看点是下半场演出的琵琶协奏曲《关公》,它是一部规模庞大、结构新颖、寓意深刻的作品,是景建树历时半年、呕心沥血创作的新作品。

运城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河东地区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是一块文化厚重的土地,而被人们誉为“武圣”的关公,则是河东俊杰中的典型代表。在他的身上,凝聚着生于斯长于斯的轩昂之气,寄予着中华民族豪迈的英雄气概。

琵琶协奏曲《关公》是一部以音乐为手段,尽情表现这一伟大精神的作品,它像一座音乐雕像,将关公这个被世代人所敬仰的“武圣”形象,牢牢地树立在了人们的心中。

作曲家景建树,是一位拥有家乡情怀、热爱家乡泥土、熟悉家乡音韵的河东之子。

在目前的中国民族音乐界中,他属于创作经验丰富、创作技法娴熟、创作数量颇丰的代表。

此次创作琵琶协奏曲《关公》,是他在举国抗疫的不平凡日子里,以个人的满腔情怀和激情愿望,奉献给家乡、奉献给河东地区、奉献给祖国的一份深情厚礼。

当晚的演出中,景建树亲自登台,指挥由运城市音协民族乐团与中国广播民族乐团联合组成的庞大乐团,与青年琵琶演奏家张雅迪(助奏张玮祺、史雨、汪诗安、杨天、刘逸秋、裴紫怡)合作,成功首演了这部带有深邃思想和感悟的作品,演出受到了现场观众和各地专家的热烈欢迎和极大好评。

我作为此次活动的特邀嘉宾,于当晚欣赏了这场音乐会,对于《关公颂》这部新作,我个人在头脑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通过现场的欣赏体会和感悟,我大概为其总结了三个方面的突出亮点。

创意新颖

一部新作品,若要看它在艺术上有无价值,首先要看它在创作构思上有无新意。

景建树的琵琶协奏曲《关公》就是一部富有新意的作品。这首协奏曲采用了完整的交响结构——

即引子+四个乐章+尾声,其标题分别是:引子“赞”,第一乐章“义结桃园”(慢板),第二乐章“勇冠三军”(快板),第三乐章“夜读春秋”(慢板),第四乐章“忠贯日月”(快板),尾声“颂”(加合唱)。

这个结构,实际上已经超过了传统协奏曲的布局,而是一种带有综合性的、类似马勒交响曲般的大型民族交响套曲。

在这部作品中,作曲家有意将西方音乐结构与中国音乐内涵相结合。

为了使关公的音乐形象更加突出,景建树将独奏部分做了改变,他效仿17世纪意大利大协奏曲的形式,组成了一个由七个琵琶(一个主奏、六个助奏)为一体的独奏组合。

这个组合时而“一枝独秀”,时而“众星捧月”,且常合在一起与身后庞大的民族乐队相互竞奏,从而取得了气势上的厚重感觉和精神上的震撼效果。

曲中的新创意还体现在具体技法的运用上。

景建树为了突出表现关公一生的忠勇义气及儒雅博学,在各个乐章的标题引导下,以强烈的配器与委婉的音调相结合,以疾速的乐段与轻柔的乐句相对比,从而使中国音乐特有的写意风格与西方音乐的写实特点相融洽,取得了内敛外刚,既有戏剧爆发力又有内在韧性的效果。

而作品中出现的一些特殊和声配器手法,则给人们带来了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想象丰富

琵琶协奏曲《关公》这部作品不同于以往大众式的民乐作品,它从一开始就有着严谨的故事逻辑,不失为完整的曲式典范。

人们听到,整首协奏曲由引子中的中条山关公雕像做引导,从庄严、辉煌到悲怆,最终延伸到万古般的颂歌,首尾一气呵成,颇有戏剧式的有序延续。

而七个琵琶的演奏则颇具性格,形象感十足,特别是领奏琵琶,其音乐恰似一个鲜活的人物,浸透着强烈的性格表现和喜怒哀乐。

在这里,作曲家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以动感的形象化和静态的“凝思”化,将关公忠勇善战、守节守义的个性表现得淋漓尽致。而其中民族打击乐的运用则颇具中国戏曲效果,听后能够使人们在脑海中浮现出中国传统戏曲中的关公形象。

技法成熟

作为一位老作曲家,景建树的作品处处流露着成熟,他在一些关键段落的处理上(如焚香结义、对天盟誓的庄重慢板,温酒斩华雄、水淹七军的战争场面,夜读春秋的静思情景等),体现出了织体清晰、层次分明的细腻感,特别是水淹七军,其特殊音效的运用,使那场冒雨水战的激烈场景得以栩栩如生地展开。

除以上三点外,景建树对琵琶演奏技巧的使用亦达到了相当熟练的程度。

从演奏家们现场演奏的效果来看,景建树对琵琶的演奏特性可谓了如指掌,他在使用这些技巧时信手拈来,显得十分轻松自如。

总之,琵琶协奏曲《关公》是一部使中国管弦乐作品达到创作新高的作品。

在它之中,凝聚了作曲家很多突破性的思维,尽管有些地方还未达到最佳的理想效果,但能够在创意上勇于开拓,在思维上打破框框,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提高。

当然,我在听完这部作品的首演后也有不满足的地方。

其中主要感觉是音乐戏剧性烘托得不够,琵琶作为主要独奏乐器未能发挥出全部的潜能。

为此我建议作曲家——

在乐曲中部的关键之处安排一段精致的华彩乐段,使六个琵琶围绕着主奏琵琶,以轮番的方式相互竞奏,同时自由发挥出琵琶眼花缭乱的高难技巧,借以表现出刀枪剑戟、金戈铁马的战争场面。

如此这般,协奏曲即可在其“拱”形结构的中部掀起强烈的戏剧性高潮,从而使全曲显得更加惊心动魄。

音乐会的上半场是独唱独奏的展现,唢呐演奏家史新刚,笛子演奏家张辉,歌唱家畅萍、乔建军、乔佳,在宁国红指挥的混合乐团伴奏下,为现场观众演奏演唱了《节节高》《小放牛》《绿水青山新农村》《黄河鼓手》等乐曲和歌曲,受到了人们的热烈欢迎。

值得一提的是,运城当地的业余民族乐团及合唱团,竟然在演出中发挥出了准专业的高超水平。

他们的演奏和演唱有模有样、有板有眼,给人们留下了训练有素、认真敬业的印象。

看到这里,作为一个运城人,我真的被他们的表现惊得目瞪口呆。

滚滚热泪潸然落下之际,我的心中骤然涌起了一股热流,并为自己家乡所发生的巨大变化而感到无比的惊喜与自豪。

大型民族交响乐《关公颂》演出结束了,在第二天召开的研讨会上,来自各地的专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大家纷纷对这部作品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而我以来自北京、老家是运城的双重身份,更是借机好好抒发了一番真情,倾诉了心中多年的感慨。

其实,我本人与所有的受邀专家及全体演职人员一样,真心为景建树老师创作的杰作感到欣慰,同时也为运城地区的音乐活动、音乐事业、音乐成就而感到兴奋、骄傲和激动。

真心希望运城全面腾飞,愿我的家乡在文化建设和艺术发展的道路上疾速前进,早日成为音乐创作与音乐表演的先进城市,早日成为音乐艺术生存与发展的广阔海洋!

作者简介

景作人 著名音乐评论家,中央歌剧院国家一级演奏员。

作为职业音乐评论家,他历年来被众多地方乐团、歌剧院等邀为嘉宾。作为中央歌剧院中提琴演奏家,他多次随剧院赴港澳台地区及新加坡、美国、埃及等演出。他还是世界和平合唱节特约专家,澳门国际音乐节、澳门国际艺术节特邀评论嘉宾。除此之外,还多次被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国家大剧院等特邀为评论员和讲解员。

他是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评论学会会员、中国音乐剧协会理事、中国歌剧研究会会员、国家艺术基金评审、西安音乐学院客座教授、四川音乐学院特邀研究员、贵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客座教授、上海《音乐爱好者》杂志特约驻京记者、《音乐探索》杂志特邀评论家等。出版过《音乐欣赏普及大全》《20世纪世界指挥大师的风采》《20世纪世界小提琴大师精粹》《大学音乐》《交响乐赏析》《指挥家》等著作。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