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今日运城>

稷山板枣 枣知千年
——后稷故里板枣之乡盛装喜迎八方宾朋

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0-09-19

记者 付 炎 通讯员 牛东海

“一杆风调雨顺,二杆国泰民安,三杆来年丰收……”在一年一度的山西稷山板枣文化节上,开杆打枣仪式都是一出“重头戏”,主杆人和辅杆人一杆又一杆地打向古枣树、打下“幸福枣”,昭示着稷山又一个丰收季的来临。

稷山之美,美在板枣透红。

近年来,稷山县委、县政府立足建设全国板枣产业基地战略定位,紧扣“一产提品质创品牌”,持续推进特色富民产业加快发展,使得传统的板枣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成为强县富民、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抓传承 促发展

后稷故里枣红天

“江南橘绿日,塞北枣红天”。这是明代崇祯年间稷山知县薛一印盛赞稷山板枣丰收景象的著名诗句。相传稷山板枣栽植已有上千年的历史,盛唐时期已经成为皇室贡品,明清时期成为全县赋税的重要支柱。俗话说:“日食三枣,长生不老。”稷山板枣的特点是“皮薄肉厚核儿小,香甜味美营养高,生食药用浑身宝”,成熟的鲜枣含糖量为38.78%,制干后含糖量高达74.3%,富含人体所需的18种氨基酸和钾、钙、镁、铁、钠、硒多种微量元素,是名副其实的保健佳品,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被评为“中国十大名枣”之首。

“上打枣,下收田,埝埝种的豆儿满,一年三料样样全”“一年翻地两遍,枣子结成蒜瓣”……这些当地流传的民谣民谚,生动反映了稷山枣农的生产经验和管理智慧。千百年来,稷山人民在干旱的土地上种植板枣树,林下间作小麦、蔬菜等作物,这套“板枣树—林下作物”的复合经营模式,构成了独特的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的旱地利用系统。

2017年,稷山板枣生产系统被原农业部认定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19年又成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近年来,为助推板枣产业向着标准化现代化之路迈进,稷山县成立了板枣保护和发展工作领导组,制定颁布了全国第一部板枣栽培技术管理规程,出台了《稷山板枣传统生产管理办法》,对枣树进行了统计、挂牌、保护,明确了打造建设全国板枣产业基地的发展思路。

在稷山,千年以上古板枣树约有1.75万株,500年以上古板枣树约有5万株,在全国乃至世界上都是十分稀缺的农业自然文化遗产。2017年,稷山国家板枣公园获批建设,这是全国第一个国家级经济作物类枣林公园,也是全省首个苗木类公园。公园面积达1.585万亩,涵盖18个村,成为融人文历史、自然风光、园林景色为一体的国家级农业观光示范园区。

目前,稷山枣树栽植面积15.3万亩,挂果面积10万亩,有6.5万农民从事板枣种植。2018年,全县板枣总产量5000万公斤,总产值6.3亿元,板枣相关产业总产值10亿元以上,每年可为全县农民人均增加纯收入2000元以上。

在助推板枣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稷山县以建设国家板枣公园为载体,挖掘整合县域内独有的后稷文化、羲和文化、大佛文化、三善养生文化等各类文化资源,同板枣文化相融合,开展农业体验、休闲观光等,推动一二三产深度有机融合,打造独具特色的体验式农业观光园。该观光园涵盖全县板枣主产区18个村,形成绵延25公里、面积5万亩的板枣观光旅游大循环圈,打造了全省唯一的集旅游、休闲、观光、采摘、农家乐于一身的高标准万亩板枣生态观光园区。

如今,稷山县已形成生态林、经济林、景观林“三林共建”的发展新格局,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标准化 产业化

板枣兴农农更兴

板枣产业是稷山农业的支柱产业、富民产业,枣区群众收入的80%来源于板枣及其附加产业。随着市场需求趋向高品质、多元化,稷山板枣产业发展也面临新的挑战。

近年来,稷山县按照提品质、创品牌的要求,建成了6个高标准示范园,成立了14支300余人的枣业技术服务队,组建了“稷王板枣科技联合社”,制定了《板枣专业合作社活动阵地建设标准》,并投资10万元保证硬件建设全部到位。建立健全了技术服务网络,组建了县乡技术服务队伍,选聘县级专业技术人员10名,选拔乡级技术员20名,组成板枣标准化管理技术服务队伍,组织培训60余场,受训枣农1万人次,发放枣树管理技术资料和手册5000余套,为提升板枣科技管理水平奠定了基础。同时,聘请省级枣业专家常年担任技术指导;组织本地种植经验丰富的“土专家”,成立板枣技术服务队,编制印发了《板枣标准化生产管理手册》;采取技术与物资、课堂与田间、点与面相结合的科技入户培训措施,年累计培训枣农1万人次,全面提高广大枣农的标准化管理水平。

为延长产业链条,提高板枣产品附加值,该县组建了板枣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与北大荒蕙民(北京)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三个枣(深圳)实业有限公司、中国供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完成了板枣深加工和枣汁生产项目的立项工作。

此外,该县还积极开展枣业网店培训和全国电子商务应用人才培训工程网络培训,推动稷山板枣网上营销。

稷山县稷峰镇陶梁村依靠新型物流打通外销渠道,村民在市县开设板枣实体店16家,开设网店近200家,仅入驻的快递企业就有7家。

据了解,仅陶梁一村,年产鲜枣就达到250万公斤,全村每年收入3800万元。

枣为媒 广结缘

稷山板枣美名扬

板枣,是稷山的一张亮丽名片。

为进一步提升板枣品质、创优板枣品牌,2010年至今,稷山县已经先后举办了九届板枣文化节。通过板枣文化节这个平台,该县不仅推广了板枣种植新技术,拓展了板枣新市场,并深度挖掘了传统农业的旅游文化元素,有效推进了板枣生产与第三产业有机融合。板枣文化节期间举办的板枣产业发展论坛、全国电商推介大会、后稷农耕文化研讨会、国家板枣公园系列专题活动等均围绕这一目标设置。

提品质、创品牌、促开放、谋共赢,稷山县以枣为媒办盛会,丰富了稷山板枣文化和后稷文化的内涵,提升了后稷农耕文化影响力,拓展了稷山对外开放的视野和空间,结交了一批新朋友,形成了一批文化研究成果、项目对接成果和经贸洽谈成果。

2018年,稷山县从创品牌入手,全面启动“稷山板枣中国行”大型营销推介活动。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带队站台20余次,把板枣推介会开到了北京、广州、厦门、满洲里、成都等城市,并分别在当地成立了板枣配送中心,在中央电视台、北京长安大戏院和中国艺术节现场留下了稷山板枣的故事。2019年11月,在郑州举办的第二十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暨第十三届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上,稷山县举办了“稷山板枣中国行”专场推介会,为加快全国绿色原料(板枣)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和板枣产业高质量发展寻找机遇、增添助力。目前,稷山板枣畅销全国24个省(区、市),行销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韩国等十余个国家。

一枚枚红彤彤的稷山板枣,映红了板枣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打开了世界了解后稷故里的窗口。

金秋九月,硕果飘香。听!“稷山板枣·枣知千年”的丰收赞歌已经唱响!看!36万后稷儿女正张开双臂,欢庆中国农民丰收节的到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