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今日运城>

奋力谱写古耿大地“三农”发展新篇章
——河津市高质量推进“三农”工作综述

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0-09-17

农村改革取得新突破

加快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截至目前,该市已完成土地调查面积37万亩,确权登记的承包地29.5万亩,涉及农户5万户。在9个乡(镇、街道)已成立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土地流转面积达10.2万亩。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开展。出台《河津市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行动计划》等有关文件,完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体系,全部行政村村级集体经济实现“破零”,总收入突破6亿元。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断创新完善。该市颁布《关于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实施方案》,制定“等级管理,差别对待,创新担保,方便惠农”政策,扎实开展信用村、信用农户评定工作,探索“诚信+信贷”“农户+协会+信贷”等授信模式,推广“担保协会小额农贷担保贷款”信贷产品,有效解决了农户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农产品监管和质量水平稳步提升。该市不断强化投入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印发《农药管理条例》《违反农药管理条例处罚规定》《禁限用农药名单》《绿色韭菜技术生产规程》《生产记录册》等两万余份,组织开展“农安+食安+畜牧+公安”联合行动;监督检测逐渐加强,构建起以河津市综合检验检测中心为主,乡镇检测站为配套,批发市场、超市、基地自律性检测室为补充,覆盖该市“一站多室”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检验体系,农产品抽检合格率达99.8%。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新进展

农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2019年,河津市粮食播种面积46.03万亩,总产量1.88亿公斤(小麦8467.8万公斤、秋粮1.03亿公斤),蔬菜总产量11357.9万公斤,水果总产量4357.4万公斤,肉类总产量472.8万公斤,蛋类总产量1191.3万公斤,奶类总产量178.8万公斤。2020年,该市小麦播种面积22.37万亩(其中水浇地21.77万亩、旱地0.6万亩),总产量8769万公斤;秋粮播种面积22.79万亩(其中玉米21.36万亩、豆类0.71万亩、蓍类0.68万亩、其他0.04万亩),为确保全年粮食总产1.9亿公斤目标任务完成打下坚实基础。

农业产业化水平得到显著提升。目前,该市共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龙头企业17家,其中省级3家。1月至8月,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收入11.64亿元,同比增长15%;500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收入11.28亿元,同比增长14.87%。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目前,该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725家,其中示范社59家(国家级示范社3家、省级示范社12家、市级示范社12家),入社农户7000余户;家庭农场发展到62家,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带动农户数占总农户数的23%。

农村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以乐村淘、供销e家、苏宁易购等电商平台为依托,该市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进社区”行动深入开展,加快实现农村电商“网点”全覆盖;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年接待50万人次,经营收入达1400万元。

新农村建设持续推进

近年来,该市贯彻落实中央、省、市要求,按照“政府主导、整合资金、财政补贴、群众参与”的投入模式,确立了“一年打基础、两年抓示范、三年要过半、四年全覆盖、五年再巩固”的“五步走”建设目标,探索形成了“三个三”(实现从重面子、轻里子向面子里子并重,从政府主导、群众参与向政府引导、群众自发,从财政投入向财政撬动、社会融资“三个转变”,推行城中村、厂郊村、纯农村“三种模式”,达到生活条件改善、生态环境改观、生活习惯改变“三个成效”)的建设模式。

2014年以来,该市累计建设美丽乡村40余个。尤其是2019年,该市扎实开展拆违治乱、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卫生乡村等5个专项行动,整合各类资金5.1亿元,以污水治理、垃圾治理、改厕为突破口,重点打造了14个美丽乡村,取得了明显成效。2019年,该市对14个美丽乡村进行奖励,奖励资金达1580万元。

2020年,该市把“补短板、解难题、惠民生、享红利”作为全年工作主基调,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4个主攻方向之一,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四大班子包联抓,职能部门合力抓,乡村干部齐心抓,坚持“清、拆、改、种、建”五治并举,在扎实推进春季村庄清洁“百日攻坚”行动的同时,按照“三个三”模式,投资两亿元,打造标准更高的30个美丽乡村,以点带面、连线成片,打造南北两个美丽乡村集中片区,确保“三年要过半”目标顺利实现。

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

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目前,该市累计建设完成高标准农田23万亩,建成各类水利工程1500余处,其中大型灌区1处、中型灌区1处、小型水库1处、农业灌溉机井1400余眼,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7.56万亩。该市节水灌溉面积有23万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64,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规模化灌排体系,为农业稳产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

农业机械化水平全面提升。农业机械化全面、快速、健康发展,为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持续增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截至目前,该市农业机械总动力107922千瓦,其中拖拉机1013台、动力52343千瓦,收获机械447台、动力36525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9.87%。同时,该市积极推广无人机植保飞防、秸秆粉碎还田等技术,农业基础设施和现代农业装备得到加强。

农业绿色发展步伐加快。该市“三品一标”有效认证主体21家、产品29个,其中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主体1家、产品1个(连伯韭菜),绿色食品认证主体1家、产品1个(宏波葡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主体19家、产品27个;大力推进特色农业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打造连伯韭菜、马家庄核桃、南里山楂、下化花椒、刘村葡萄、下牛村米槐等一批地方名优农产品,特色农业产业效益显著提高;创建农之龙、汾滨草莓汁、亿佳果园、金粟芝麻糖、通和食品等5个名优品牌;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升,农产品抽检合格率达99.8%;农业绿色生产技术广泛应用,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全年应用40万亩次以上,土壤污染趋势得到控制,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90%,农用地土壤环境得到基本保障。

脱贫攻坚成效显著

2016年以来,河津市累计减贫2155户6256人,圆满完成减贫任务。2020年年初,该市剩余未脱贫人口48户75人,贫困发生率从2016年的3.2%下降到0.025%。

落实主体责任,层层传导压力。河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始终把脱贫攻坚工作摆在首要位置,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脱贫攻坚工作,有力推进了该市脱贫攻坚整体工作。

干部精准帮扶,强化产业带动。该市87家单位派出97支帮扶工作队,派驻农村第一书记36人,1214余名党员干部投身脱贫攻坚,因户施策、精准帮扶,切实提高了贫困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易地扶贫搬迁,保障安居乐业。该市投资1900万元新建3个五保户集中供养安置点,集中安置197名五保贫困户;投资126万元分散安置了63名贫困人员。

金融扶贫信贷,攻坚脱贫难点。该市累计发放小额扶贫贷款8023万元,贴息400余万元,有效带动了1800余户贫困户增收脱贫,提高了自我发展能力。

企业结对帮扶,增加集体收入。该市深化“一企帮一村”活动,落实帮扶项目55个,资金762万元,有力促进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良好基础。

建设基础设施,改善村容村貌。该市建立扶贫项目库,精准到村,实施了50余个村的产业发展、巷道硬化、人畜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使贫困重点村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有效改善,进一步增强了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和“造血”功能。

政策宣传引导,营造舆论氛围。通过报纸、电视、微信等渠道,大力宣传党和政府的各项扶贫政策,报道扶贫先进事迹;印发扶贫宣传资料,组织各帮扶单位的帮扶责任人进村入户对贫困户进行“一对一”的政策宣讲,让贫困户真正知晓政策、理解政策,并排查贫困户政策享受漏项情况,及时补齐短板。

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全面提升

2019年,该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66909.2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14104.3万元、林业总产值3270.2万元、牧业总产值30470.7万元、渔业总产值156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18908万元。

2019年,该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076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241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372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跑赢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