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今日运城>

夏县:实现“五个一批” 奏响脱贫强音

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0-09-15

记者 董战轩 通讯员 赵平杰 贾海燕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近年来,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夏县全面聚焦“五个一批”实施方案,锁定脱贫人口,找准致贫原因,细化任务目标,精准施策帮扶,实现脱贫路上“一个不能少、一户不掉队”目标,奏响了决胜脱贫攻坚战的时代强音。

实现发展生产脱贫一批

该县坚持把帮助贫困群众发展生产、提高就业水平作为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以实现“五有三目标”为抓手,以产业园区发展为牵引,重点打造“夏鲜”蔬菜、司马光葡萄、裴介红枣等3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带动“夏乐”西瓜、胡张小麦、泗交茶叶、胡张油桃、埝掌花椒等5个产业园发展,推动全县农业规模化、集群化、产业化发展,带动贫困户增收;坚持“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产加销一体化”的思路,培育壮大扶贫龙头企业6家、示范合作社70家,发展带贫益贫合作社和企业520家,全县累计新发展特色产业面积3.57万亩,涉及贫困群众6893户,户均产业收入8800余元;该县99个贫困村都有企业或合作社作为带动主体,共带动2765户贫困户,户均分红1394元。目前,99个贫困村中集体经济收入达5万元以上的有21个。全县2016年至2019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4%,高于省市平均增速。

实现易地搬迁脱贫一批

为了彻底解决“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的问题,该县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这一关键核心,重点聚焦深度贫困乡镇和深度贫困村庄,始终把“新一轮”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的头号工程和标志性工程来抓,作为帮助贫困群众“从源头斩断贫困之根”的关键重要举措来落实。易地扶贫搬迁涉及6个乡镇1720户685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387户5333人,同步搬迁户333户1522人。该县结合县情实际,一次规划、整体推进,累计投资3亿元,建成8个集中安置点,集中安置1484户5965人,分散安置236户890人,109个整自然村和“十三五”1720户搬迁户拆旧复垦已全部完成。健全实施“三规三监三个配套到位”机制(落实住房建设、产业发展、旧村复垦三个规划,落实政府监管、群众监督、专业监理,落实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创业就业项目配套到位),安置点基础设施实现“六通六化”(通水、通电、通路、通气、通暖、通网,硬化、绿化、亮化、净化、美化、文化),公共服务达到“十有”(有党员活动室、社区服务中心、便民服务室、物业管理室、图书室、文化广场、商业超市、卫生室、日间照料中心、红白事场所)。

与此同时,该县大力发展后续产业,投资1800.5万元,在集中安置点附近流转土地1000余亩,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模式,通过承包、入股、务工等方式惠及1300余人,人均年增收达1万元;投资40万元,扩大夏县新元电子元件加工厂规模,为搬迁户提供100个就业岗位,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加强社区组织建设和治理,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工作的实施方案》,建立“3+2”管理框架,实施“三三”组织管理模式,通过落实经费保障、强化班子建设、完善制度机制、加强阵地建设等工作措施,将党组织建设、乡村治理与居民管理融为一体,增强搬迁群众融入感和获得感,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截至目前,该县搬迁户实现外出务工就业2256人,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2159人,确保了有劳动能力的人口都有稳定就业岗位和增收产业。

实现生态补偿脱贫一批

该县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把精准扶贫与“生态富县”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坚持绿色发展,大力实施“生态补偿脱贫一批”,激发和引导群众走“绿色脱贫”之路,着力打造生态补偿助精准脱贫的特色扶贫攻坚路线,助力脱贫攻坚。全县新一轮退耕还林实施1900亩,2016年以来全县享受退耕还林贫困户18751人次23684.9亩;4万亩经济林提质增效工程惠及44个贫困村597户2107名贫困人口;14个扶贫造林专业合作社174名贫困人口参加了造林工程,劳务性收入42.2万元,人均增收2400余元;聘用124名贫困人员担任护林员,年人均收入达7000元。

实现发展教育脱贫一批

近年来,该县把教育工作作为最重要、最基础、最长远的民生工程,在发展“教育脱贫一批”工作中,科学分析教育发展滞后的根本原因,找准教育扶贫的路径,出台《夏县“发展教育脱贫一批”工作实施方案》,深化教育领域改革,落实多元扶持与资助政策,积极实施“教育强民,技能富民”的精准扶贫措施,促进贫困家庭从根本上实现智力脱贫,提升薄弱学校办学品质,着力扩大贫困人群受教育机会。投资1.6亿元,完成县实验中学迁建,投资3.2亿元,完成中小学校教育改薄,全县义务教育向优质均衡迈进。全面落实贫困生资助政策,实现建档立卡户贫困学生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资助全覆盖。2016年以来,资助1366.1万元20648人次;连续举办4期“助学圆梦”活动,资助109.3万元137人次;办理大学生生源地贷款443.9万元,惠及贫困家庭大学生699人次;建立了精准控辍保学台账,定期排查贫困家庭适龄子女就学情况,没有发生因贫辍学现象。

实现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社会保障是脱贫攻坚的最后一道防护网。该县在开展脱贫攻坚、精准扶贫工作中,充分发挥社会救助在脱贫攻坚中的兜底保障作用,着力“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坚持“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兜底保障工作,有效提升社会救助水平,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全县享受低保的贫困户5365人,享受救助的特困人员406人,办理残疾证的贫困人口3125人。将无劳动能力的深度贫困群体683户1167人全员纳入低保,并享受德盛养殖和集中光伏电站收益分红,人均650元。全县民生保障进一步改善,群众对脱贫攻坚更加认同,实现兜底保障“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