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发布者:时间:2020-04-20
中国文化的最大特点在于它以人为本,把着眼点放在现实社会中的人身上,思考人性与人的价值。人组成社会,就离不开法律与道德的约束,需要人的自觉修身,这便是儒家的理想人格追求。这就是说,社会要和谐,就必须强化人的社会性,知止向善,敢担当、能引领,这就是《大学》所要成就的人。
在儒家的教化思想体系中,人需要理解社会的发展过程,通过具体事物或实践去穷理正心,从而保持和维护良知,唤醒与放大善性,教化与引领人心。真正理解和弄懂“人”的内涵,才能遵守法律与道德。中华先贤思考人本身,思考在“人心”和“道心”之间如何去把控,思考人类怎样才能更加和睦,社会怎样才能更加和谐,思考人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有境界的人。《大学》正是这一宏阔思维的伟大结晶。《大学》之“大”,在于大其体而全其用,在于它阐述了人的价值与意义。《大学》有修己安人、内圣外王的气象,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规模。《大学》是一部政治学“巨著”,孙中山称它是“最系统的政治哲学”,把一个人“从内发扬到外”,是“我们政治哲学的知识中独有的宝贝”。(《汴梁晚报》)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