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钩沉>

古今君子皆爱兰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0-04-14

意气相投的朋友,叫“兰交”。

君子,即品行好的人。古人把兰誉为“花中之君子”,也源于孔子。他说:跟有道德的人相处,好比进入芝兰之室,时间长了闻不出香气,那是被感化、影响成一样的人了。他还说:“芝兰生于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困穷而改节。”

后世文人咏兰、爱兰、艺兰,往往都是以兰自况修身,立志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即使穷困潦倒,也不随波逐流。

南宋诗人陆游的诗《兰》就有这个意思:“生世本幽谷,岂愿为世娱?无心托阶庭,当门任君锄。”后两句涉及一个典故——曹操杀杨修时说过一句话:“芳兰当门,不得不除。”意思是:芳兰长在了挡门的地方,不得不把它除掉。

屈原,恐怕是第一个赞咏兰的诗人。在他的《离骚》中,提到兰的诗句有十几处。他恐怕又是第一个种植兰的诗人:“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他还是第一个将兰花作为饰物佩戴的人,“既替余一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畹是古代面积单位,一畹等于十二亩。自从屈原写了这句话之后,“九畹”就专指种兰之田。纕,音襄,佩戴;茝,同芷,也是一种香草。屈原爱兰、咏兰、种兰、佩兰,既由于他深刻眷念着祖国和人民的情怀,也跟他政治主张得不到支持反而被流放有直接关联。

抗战初期发动西安事变、逼蒋抗日的张学良将军,后来一直被蒋囚禁。在漫长的幽禁生涯中,陪伴着张学良、使他的精神得到寄托和慰藉的,一是他的红粉知己赵四小姐,一是兰花。他说:“夫人和兰花与我做伴多年,给了我生活的信心,给了我生命。因此,我第一爱夫人。第二爱兰花。这叫美人名花两相欢!”

因为人们喜欢兰,于是把许多美好的事物用兰来称颂。“芝兰”,常用来称赞人家优秀的子弟;意气相投的朋友,叫“兰交”;结拜兄弟交换的谱帖,叫“兰谱”;彼此的贴心之言,叫“兰言”;美好的文辞,叫“兰章”;少女的闺房,叫“兰室”;妇人身怀有孕,叫“兰梦”……至于人名中的兰,就更多了。

(《北京晚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