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冬至四题

来源:发布者:苏风屏时间:2019-12-24

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是农历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最早制定出的一个节气,它起源于一次国家层面的都城规划。早在3000多年前,周公始用土圭法测影,在洛邑测得天下之中的位置,定此为土中;测得一年中“日影”最长的一天,定此为新年开始的日子。据记载,周代以冬十一月为正月,以冬至为岁首过新年。

周公测影,这在当时有着政治意义的举动,成就了影响后世几千年的节日之一。作为一个节日,冬至的历史可谓漫长。

关于冬至,最经典的注解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

把冬至作为节日来过,源于汉代,盛于唐宋,沿袭至今。《汉书》有云:“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古人认为,过了冬至以后,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阴气渐消,阳气上升,是个吉日,因此值得庆贺。

汉代视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官方例行放假,官场流行互贺“拜冬”。《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天朝廷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魏晋六朝时,冬至称为“亚岁”,民众要向父母长辈拜节;宋朝以后,冬至逐渐成为祭祀祖先和神灵的节庆活动。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明、清两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谓之“冬至郊天”,宫内有百官向皇帝呈递贺表的仪式,而且还要互相投刺祝贺。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祝往来,一如年节。”《周礼春官·神仕》:“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

我国古代的天文历法比较发达,早在商周时期,就已确定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节气,根据节气的不同,官方都会举行诸如春社、劝农、祭祀、秋报等活动。《礼记·月令》中记载:立春时鼓励春耕,不得兴兵;春分时整饬田畴,修正封疆;立夏时命官出行原野,为天子劳农劝民;夏至诸事未定,需小心谨慎;立秋五谷丰登,祭祀土地神灵;秋分寒意来袭,人应躲入室内;立冬天地闭塞,修缮宫室城池;冬至天寒地冻,要塞尽皆关闭。

立春躬耕,夏初劝农,秋祭神灵,冬日养藏。农耕经济与四季节令相伴相随,由此产生了春节、端午、中秋、冬至四个节日,也即民间的“四大节”。四大节里,正月初一为春节,五月初五为端午,八月十五为中秋,唯冬至没有固定的日子,因而又被称为“活节”。

传说里的冬至

冬至吃饺子,是许多地方的习俗,且各有各的叫法,各有各的说法。

有叫馄饨,传说与道教有关。道教认为,馄饨元始天尊象征混沌未分。因为“馄饨”与“混沌”谐音,民间就将冬至吃馄饨引申为打破混沌、开天辟地。《燕京岁时记》记载:“夫馄饨之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混沌之象,故于冬至日食之。”

有叫扁食,传说与战国时期的神医扁鹊有关。传说中的扁鹊一生“免疾行医,周游四方”,热情为百姓治病。有一年冬至时节,雪花纷飞,寒风刺骨,很多人的耳朵都冻烂了。扁鹊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于是就将一些驱寒药材捣碎后包在面皮里煮熟让病人吃,治好了其冻烂的耳朵。后人为了纪念扁鹊,每年冬至就包耳朵形的面食吃,并将此面食称为“扁食”。

饺子是许多地方的叫法,传说与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有关。相传张仲景曾在长沙做官,告老还乡河南南阳时,恰逢大雪纷飞,冰天雪地中的乡亲们衣不遮体,有不少人的耳朵都被冻烂了。此情此景,让张仲景深感不安,于是就叫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的样子,放到锅里煮熟后施舍给众百姓吃,美其名曰:驱寒娇耳汤。又冷又饿的南阳父老,吃了这碗“驱寒娇耳汤”后,身上顿时暖烘烘的,冻伤的耳朵也渐渐痊愈。后来,为纪念张仲景,每逢冬至,人们便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吃,也有了饺子的叫法。所以说,冬至吃饺子,也是不忘“医圣”张仲景“济世救人、冬至舍药”之恩。

还有叫牢丸,传说与唐太宗有关。相传,唐太宗李世民喜食丸子却怕油腻,令厨师在肉中加菜,结果炸氽不能成型,厨师灵机一动,用面皮包了水煮,唐太宗吃过大喜,连连称赞,问:其为何物?厨师答曰:为烹时牢固,用面皮包丸,故叫“牢丸”。

也有叫“饺饵”“粉角”,据说出自清朝。元旦子时,盛馔同离,如食扁食,名角子,取其更岁交子之义。近人徐珂编的《清稗类钞》中说:中有馅,或谓之粉角——而蒸食煎食皆可,以水煮之而有汤叫作水饺。

……

时代不同,地域不同,今天,冬至仍然是一个重要的节日,饺子仍然是大部分地区的叫法,汤圆、扁食、粉饺、牢丸等,各有地方特色。饺子的多样叫法和做法,彰显了地域文化的博大浩瀚和饮食文化的丰富多彩,体现了民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可和尊崇,象征着圆满和谐,寓意丰衣足食,都有美好的愿望在其中。

民谣里的冬至

饺子历史悠久,在老百姓中的欢迎程度不容置疑。晋南民间有“四大节、八小节、二十四个毛毛节”的说法,大大小小的节日里,几乎都能看到饺子的影子。“好吃不过饺子”,最直白的语言,蕴涵着最质朴的愿望。但是,冬至吃饺子,最显得理直气壮,仿佛北方的汉子,站在冬天的原野,迎着凛冽的西北风,呼啦啦掀开冬的大幕,吆喝一声“我来了——”,气上丹田,豪气冲天。

冬至冬至,寒冷将至。冬至这天起,北方地区将进入一年中最冷的时节,因此民间有“数九寒天”的说法,流传着民谣“九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河开八九燕来;

九九加一九,

耕牛遍地走。

就这样,数着九九,一天天进入冬天最寒冷的日子,一天天迎来春天最温暖的阳光。朴实的日子,在绵厚的光阴里呈现着冬春交替和时令变化。

小村人也有“交九歌”:

一九二九伸不出手,

三九四九冻破石头;

五九六九沿河插柳,

七九八九光屁股孩拍手;

九九加一九,

牵着老牛遍地走。

交九歌家喻户晓,小村人张口就来,也不需要刻意记,遇到了哪一天,或冷了,或热了,恍然想到,哟,冬至了,该吃扁食了!噢,三九天了,冻破石头了!六九了,沿河插柳哩,准备拾掇地了……

小村的老辈人都管饺子叫扁食。老人们说,冬至不吃扁,冻掉耳朵冻烂脸。

真有这么严重吗?晋南本地也有这么一说: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

说法大同小异,来源据说都与女娲有关。传说上古时期,女娲抟土造人,从春到秋,泥人有了灵气,脸色圆润。但是到了冬天,泥人的脸上出现了裂纹,泥人的耳朵也被冻掉。无奈,女娲只好用针线把泥人的耳朵重新缝上。但是,这边缝好一个,那边一个又被冻掉。就这样反反复复,一个两个,一天两天,最寒冷的一天到了,女娲缝好一个泥人耳朵后,把余下的线头让泥人咬住,泥人的耳朵再没有被冻掉。女娲心里一动,让所有的泥人都咬根线头,所有的泥人都保住了耳朵。后来,人们怕冬天冻掉耳朵,也用线一头拴住耳朵,一头咬在嘴里。因为饺子的形状很像耳朵,时间长了,人们就把咬线变成吃饺子,形成了冬至吃饺子的食俗。

冬至不仅仅是一个节气,还是一个节日,是一个充满辩证的日子。这一天严寒凛冽、黑夜漫长,这一天也是阳气始生、春意萌动。关于冬至,民间流传着许多有趣的民谣俗语,有些体现了节气与光阴的关系,预示时间的珍贵和一去不返。比如:夏至十八天,冬至当日回;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过了冬,一天长一葱。有些体现了节令与农耕的关系,预测来年的气候与收成。比如:冬至西北风,来年干一春;冬至有雪来年旱,冬至有风冷半冬;清爽冬至邋遢年,邋遢冬至清爽年……

在许多民谣俗语里,与冬至相提并论同时出现的就是夏至。就像事物的两面性,辩证又统一,冬至和夏至的关系是矛盾又和谐,对立又统一。如果说冬至掀开了寒冷的大幕,那么,夏至则开启了炎热的模式,一冬一夏,一冷一热,两个矛盾体在这里有机融合,相随相伴。比如:冬至馄饨夏至面,冬吃萝卜夏吃姜;比如:冷在三九,热在三伏;数九天不刮风,三伏天不下雨;九里雪多,伏里雨多……

在民间,冬至有九九歌,夏至也有九九歌:

一九到二九,扇子不离手;

三九二十七,冰水甜如蜜;

四九三十六,汗溻衣裳透;

五九四十五,树梢凉风舞;

六九五十四,乘凉甭太迟;

七九六十三,夜里要盖单;

八九七十二,出门凉飕飕;

九九八十一,家家找棉衣。

有一年六月天,麦场里晒麦,热辣辣的太阳下,母亲说,晌午饭,吃凉面。

单一个凉字,让我们加快了劳动的节奏。母亲果然做了凉面,手擀面条,大田里的韭叶宽,热锅里捞出,又在凉水里淘过。然后,哧啦啦,浇上当年的菜籽油;然后,蘸着醋水吃。

醋为柿子醋。那天是夏至。

母亲的冬至

印象中的冬至,北风呼啸,雪花飘飘,屋子里却是热气腾腾,一家人围着火炉包饺子、煮饺子、吃饺子,自是一番乐趣。老辈人说:冬至有,年年有,咥一碗扁食能打虎。打虎只是噱头,强壮了身体那才是当真。

小村里的老人至今把饺子叫“扁食”,冬至到了,一边念叨着“冬至不吃扁,冻掉耳朵冻烂脸”,一边张罗着捏扁食。冬至的扁食,第一碗要敬天地,祈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一个扁食两头尖,

下到锅里成万千。

金勺舀,银碗端,

端到桌上敬老天。

天神见了心喜欢,

一年四季保平安。

母亲讲过,冬至的扁,地里的菜。这里的菜,指的是油菜,是冬天唯一长在地里的菜。母亲说,以前缺粮食,逢年过节,想给一家老小做顿好吃的,难死了。但是,穷一年不穷一节,再难,到啥节吃啥饭,没有稠的有稀的,没有好的有赖的。冬至到了,一顿扁食还是要吃的。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细粮,只能在粗粮上想办法;没有菜,只能在冬油菜上动心思。数九寒天的日子,地里能称为菜的只有油菜了。油菜叶因受冻而发红,拽一把回来,焯水切碎沥干,拌在玉谷面里,揪成面片,开水锅里一煮,油菜天然的甜与玉米骨子里的清香巧妙混搭,切磋磨合,色香味很快生动起来。这也是一种饺子,小村人叫“懒饺”。

懒饺好吃,还需要醋水搭档。醋为柿子醋,四十多里外的北坡遍地都是,刚入九月,村人就相互厮赶结伴去买,骑着二八加重自行车,车后挂两个柳条筐,翻坡过塬,天不明出发,天擦黑回来。两筐柿子进门,农家小院顿时有了色彩,女人们紧跟着忙了起来,一部分用来旋柿饼,一部分用来酿柿子醋。酿醋有讲究,净手、净瓮、净柿子,这样才能酿好醋。把洗净晾干、去了蒂的柿子放进瓮里,添上温水,封好盖子,放到阴凉的屋子里等待发酵。成醋的最佳时间是来年五六月,麦收时节,抿一口柿子醋,那是解乏、解渴又解热。冬至节的柿子醋也可以入口,咂舌地酸,又有一丝淡淡的甜。“懒饺”蘸醋,立马变了颜色,激发了油菜叶的清爽和玉米面的清香,既鲜美,又柔和,面黄菜绿,还有几分似隐似现的红,缠绵悱恻,让寒冷单调的冬至多了几分暧昧。

懒饺也是饺。母亲说,小年吃饺,一冬都好。

许多地方都称冬至为小年,小年里吃饺是许多地方的习俗。也有一些地方例外。近两年在平陆东部山区下乡,我发现这里的老百姓没有过冬至的习俗,更别说冬至吃饺子了。但是,他们重视腊八节,有“腊八饺子旗花面,过冬吃碗米粸饭”的说法。旗花面、米粸饭,听到这熟悉又亲切的字眼,我仿佛又回到了小村,仿佛又看到母亲将擀好的面皮切成棱形块的旗花面,看到母亲把花生、绿豆、豇豆、蔓菁、小米等熬好后,和旗花面一起煮成的米粸饭……

小村人说,冬吃蔓菁不冻脚。过了冬的蔓菁煮到汤里,又面又甜,暖身又养胃。

蔓菁就是油菜根,被小村人称之为“小人参”。从油菜叶懒饺,到油菜根米汤,普普通通的油菜,伴着小村人度过了饥馑的岁月。在小村人眼里,油菜全身都是宝。

同样被小村人称为“小人参”的,还有胡萝卜。胡萝卜性温,蔓菁性温,寒冷的冬天,最受欢迎。温能降火,温也能祛湿,就像一个人,性格温和些总是好事。今天,冬至吃油菜的日子早已成为历史,小村人的冬至吃饺子吃扁食,胡萝卜是主打角色,羊肉馅家家必备。

二姐不吃羊肉不吃姜,母亲总是在剁羊肉馅之前先给她单做猪肉馅,而且不放姜,单另包单另放单另煮。

对二姐不吃羊肉不吃姜我一直耿耿于怀,一到吃饺子的时候她就显得与众不同搞特殊。有一年,我悄悄地把一勺羊肉搅到她的猪肉馅里,还心不甘意不满地又放些姜末进去。心想,看你到底吃不吃。呵呵,没承想,二姐还没发现,母亲先察觉了。给二姐包饺子的时候,她挑起一筷子馅就皱起了眉,舌尖轻轻一舔。妈呀!只见她啪地将面片往案板上一放,转过身就给了我一筷子。

恶作剧的结果可想而知,母亲重新切葱剁肉给二姐做猪肉饺子,剥葱捣蒜的任务全落在了我头上,然后,舀一锅井水搭炉上。

井水煮饺子,好吃撑不着。小村里只有一口井,搭着铁轱辘。冬至的早晨,大人们排队担水,呼啦啦空桶放进去,咯吱吱满满一桶绞上来,不用摸,就知道水是温的,甚至能看到一缕缕白雾。井轱辘声刚一停,一边就有人喊叫:井哈气呢,赶紧抬回去,搭锅煮饺子。

冬至天里的井水,不光用来煮饺子,也用来淘酒枣。冬至节吃酒枣,也是我记忆中的一个镜头。

八月酒枣冬至醉。三个月的时间,枣与酒已互相渗透,融为一体。冬至到了,起封、开盖,酒香、枣香扑鼻而来,井水里淘一遍,减少了酒的浓度,增加了水的温度,拈一颗放嘴里,轻轻一咬,甜甜的、脆脆的,能让人心醉。小村人说,咬一颗醉枣,一冬不上火。

小村人也将酒枣叫醉枣。冬至天里,滚热的饺子,凉甜的醉枣,一热一冷,暖了身子醉了心,酡红了一张脸。这光景,给个神仙也不换!

冬来无尽长夜,

雪覆三尺深寒。

谁家在吃饺子,

小村几缕炊烟。

这是当代画家老树先生的诗,简洁明了,生活气息浓郁,读诗品景,我眼前也会出现白雪皑皑,仿佛看到小村上空飘着缕缕炊烟。冬至节了,煮饺子呢,香味伴着炊烟袅袅惹人馋。还有一盘醉枣,阳光下,镀了油般光亮。寂寥的冬日,一家人围坐一堂,因着一碗饺,每个人心里都是温暖的;数着九九过日子,所有的光景都有了盼头。

冬至之后,小寒、大寒紧跟而来。

寒冷的冬天已经到来,温暖的春天还会远吗?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