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家门口的“果园大学”——万荣县试水建设为农民送信息、送技术新型平台

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19-11-08

你走进了田间地头,就走进了群众心头。        ——题记

“目前全国桃树种植面积非常大,桃产量很高,但我们普遍感觉桃的价格很低,没以前好卖,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种的桃品质不够好,不能适应新的市场,所以我们要改变,改思维、改品种,变技术、变销售。”

10月22日,万荣果园大学桃果学院在汉薛镇南景桃果主题公园挂牌成立,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研究员、国家现代农业桃产业技术体系郑州综合试验站站长朱更瑞讲课前的一番开场白,让在场的100多名桃农屏息凝神,他们期待着这位国家级专家能为自己传经送宝、答疑解惑。同日,在万荣县南张乡苏冯村,果园大学的葡萄学院也挂牌成立。

至此,今年4月15日在该县成立的果园大学全面开课,果园大学的5个学院——苹果学院、桃果学院、樱桃学院、梨果学院、葡萄学院面向全县农民,把果业前沿动态,果树栽种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送到田间地头。

果园+大学,这个为农民输送新信息、新技术的新型平台,是万荣县立足发展——

闯路子,建一所农民自己的大学

万荣县有耕地面积102万亩,水果面积占50万亩。10万农户中就有8万从事果业生产,农民人均纯收入60%以上来自果业。

但是长期以来,万荣果业整体存在“有产量没质量、有产量没价格”的发展瓶颈。

今年,万荣县委、县政府深入推进“优质果业县”建设,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掀起万荣果业“二次革命,加快发展现代果业,叫响万荣果业品牌。

考虑到农民大多知识水平低,所掌握的果业技术比较零碎、陈旧,而乡土果业人才又缺乏对全国市场和前沿农业科技的了解,因此,邀请国家级科研专家为万荣果业“会诊把脉”成了该县决策者的共识。

如何能留得住专家,让更多的果农受益,万荣县主要领导创造性地提出,建一所农民自己的大学——果园大学,通过“学院建在乡村里、课堂办在果园里、专家教授解难题、乡土人才传帮带、果农跟班学技能”的模式,“讲给农民听,种给农民看,引着农民干”。

在对全县水果分布特点进行分析后,该县决定按区域为果园大学开设苹果、桃果、樱桃、梨果和葡萄5个学院,让果农在家门口就能接触到高水平专家。

该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果园大学副校长家敏杰告诉记者,果园大学由县委书记担任校长,县长担任第一副校长,主产区乡镇书记担任各学院院长。“这样的组织机构也提升了果园大学的办学力度和成效。”

一所好大学,要有好大师——

面对面,果园里来了真专家

“苹果树伐了可以种桃树,但桃树伐了不能再种其他果树,解决土地抗重茬问题,需要一个休整期。”

“桃树秋施基肥开沟,标准要20厘米宽,40厘米深,深度必须够,根部才能更好地吸收肥力。”

“宽行才能确保每棵树都能不影响采光,充分通风透光,也才能具备机械化作业的条件,从而节省劳力成本,提升效率。”

……

在南景村桃树示范基地,朱更瑞耐心地解答桃农们提出的问题。在桃农看来,专家的回答就是“定心丸”。

今年59岁的朱更瑞从事桃品种资源与遗传改良研究几十年,先后主持国家科技攻关、行业标准、行业专项等项目13项,参加国家级项目26项,可以说是全国桃产业发展的领衔专家之一。此次,桃果学院成立后,万荣县特聘他为果园大学桃果学院的学科带头人。

这次来讲课,是朱更瑞今年第12场讲座。前期,在他的指导下,该县今年新建了2000亩桃树示范园,均按照宽行密植、起垄覆膜、行间生草、水肥一体化等现代化模式管理。

该县组织部副部长、果园大学校委办主任张志敏告诉记者,果园大学成立之初,就注重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柔性引进各领域的高端人才,确保5个学院分别对接一名“重量级”学科带头人,目的就是为整个产业的发展把脉会诊,把最前沿的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带到万荣。

今年以来,该县果园大学依托国内外科研院校教学力量,先后聘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省农科院等权威院校的专家教授25人,选拔首批市县本土专家32人,组成果园大学的教师队伍和强大的科技服务咨询团。

专家们不但带来了新技术,还带来农业发展前沿的新理念。在万荣县,专家的讲课让大家不断——

改“思维”,果农争当新农民

今年49岁的王世荣是南景村党支部副书记,也是该村的“种桃能手”、桃果学院的首批学员。今年,他通过向专家学习和外出考察,在全村率先种植了100亩桃树新品种——“中蟠7号”。

相比于以往高密度种植、过量施用化肥、盲目喷洒农药、一味追求高产的做法,如今的王世荣更注重通过科学的方法增加桃树的光照、改善土壤有机质、改善果园小环境,以种出品质更高、口感更好、更受市场欢迎的桃子。

王世荣告诉记者,按照每亩产量2500公斤,每公斤市场价10元钱来计算,两年后,他的桃园预计每亩收入将达到2.5万元。

更重要的是,4米的行距为机械化作业提供了条件,让田间劳作更省力。王世荣相信,在未来,农民会成为更体面的职业。

该村33岁的年轻桃农尹明4年前流转了60亩地栽种桃树,由于品种老,种出的桃子很难卖。今年,他打算拿出一部分地换新品种,建设现代化桃园。“农民缺乏技术,没有门路,听果园大学的专家讲了以后,咱就敢换老品种、敢栽新品种了,也有努力的方向了。”尹明说。

果园大学实行开门办学,得到广大果农的积极响应。成立半年时间,该校就招录1654名果农学员,分批培训人员近760人,外聘专家先后开展讲座36场,田间课堂25场。到今年年底,该校预计培训1000人,通过流动课堂受益3000余人次。

有了果园大学,许多农民带着问题——

学技术,掀起果业“二次革命”

眼下正值红富士苹果大量上市的季节,万荣县贾村乡杨郭村果农陈红升的红富士苹果卖到每公斤4元钱。他告诉记者,在今年大行情不太好的情况下,这个价格足以让其他果农“眼红”。客商的青睐也让陈红升看到了果树精细化管理,规范化生产的成效。

今年年初,“果树能手”陈红升成为果园大学苹果学院的首批学员,专家们带来的新理念、新技术让他耳目一新。“最大的感受是,以前零碎的知识更系统了,不仅知道该怎么做,更知道了为什么要这样做。”他说。

为了实现更好的学习培训效果,果园大学根据果农实际情况,实行“农学结合”,分春、夏、秋、冬4个农事节点来设置不同的培训内容,培训形式也多种多样,包括课堂授课、实践操作、外出参观、果园实训等,真正实现“缺什么就学什么,用什么就讲什么”。

同时,该校邀请专家教授和本土果业人才共同编写了一套符合万荣果业发展实际的教材,包括必修课理论教材7本,实践操作教材5本,实训练习册1本,图文并茂、浅显易懂。学员需要在一年之内学完所有课程,总学分100分,超过70分才能拿到结业证书。顺利毕业的学员将会在土地流转、产业扶持、技术示范、财政补贴、金融保险、社会保险、人才奖励等方面优先享受政策。

“如今,果品市场的竞争主要是品牌和品质的竞争,万荣果业要提档升级,必须依靠现代科学的种植和管理技术。”该县政府副县长姚东杰告诉记者,果园大学将努力用5年时间“开花结果”,培育1万名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现代新型职业农民,为推进全县农业‘二次革命’、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