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县域>

永济:寻访77年前县委中庄敌后斗争史

来源:发布者:时间:2019-06-27

运城晚报讯 近日,永济市委书记徐志英收到一封来自芮城县阳城镇中庄村的信件。信中列举了1942年至1943年,中共永济县委在中庄村遗址的诸多抗战史料。恰逢建党98周年,寻访这一旧址,意义非凡。徐志英当即批示,永济市委宣传部赶赴芮城县阳城镇中庄村,寻访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写信人是中庄村党支部原书记、中庄村革命老区抗战纪念馆发起人祁学昌,他利用十余年时间,寻访知情人、查阅文献资料、挖掘遗址现场,保护、整理出一批抗战时期永济县委的详细党史资料,重现中庄村的抗战历史,300多平方米的展馆墙壁上,以展板的形式展示了诸多历史照片。

据祁学昌介绍,1938年9月,日军第二次侵占蒲州城后,打破了原有的政治格局,日军的频繁扫荡,使中共永济党组织的活动空间逐渐缩小,党的活动也由公开转入隐蔽,组织工作的开展举步维艰。1942年4月,中共条西地委、中共永济条北县委负责人调离,为坚持永济敌占区的抗日活动,中共条西地委决定永济单独成立县委,并在县城蒲州组织了秘密抗日小分队,就近展开武装抗日斗争。由于日军第二次侵占蒲州城后,当地国民党军队向中条山撤退,刚成立的中共永济县委、县牺盟分会、自卫总队部移到芮城县阳城镇一带,建立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

日军侵占永济后,在沦陷区实施殖民教育,毒害青少年,全县五座高小都解散了。为给这些失学儿童创造求学机会,中共永济县委决定以县牺盟分会的名义,创建一所能容纳500余名学生的抗日学校。学校除文化课外,着重安排时事政治、抗战形势、党的抗日救亡方针和政策等课程。很多学生经过重点培养,纷纷投身到抗日救亡运动中,这引起了日军的注意,曾两次包抄学校。后来,因日军大举“扫荡”条南,将学校烧毁,学校就此停办,大部分教师转入地下武装斗争。同时,中共永济县委还组建了多支抗日武装,发动群众在村里修挖了地道,开办了印刷厂,让抗日救亡的思想及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得到广泛宣传,不仅教育和培养了一批抗日力量,更影响了当地群众。

冯彦俊、卫璜、王德山等一大批永济党史人物的动人事迹让人扼腕感叹不已;条山战役、抗日游击队、张凯支队等战斗足迹叩击着每个“寻访人”的心灵……在建党98周年和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临之际,永济市寻访重温这一段历史,以实际行动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庄村革命老区抗战纪念馆里珍藏的史料和实物,极大地丰富、完善了永济早期党组织工作的珍贵史料。岁月虽然远去,但这些跨越了77年的人与事、那段波澜壮阔的峥嵘岁月却永载史册。 (王超)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