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11-17
新绛县三泉镇,春秋时名“雄镇”,乃古绛州之名镇。九原山下,三湾碧水潺潺东流,绕村而过,故得“三泉”之名。如今,古镇在岁月流转中仍留存着独有的厚重与灵秀,村口那座历经数百年风雨的药王阁便是明证。

药王阁门楼 王婷丽 摄
相传,“药王”孙思邈曾在此隐居采药、悬壶济世,护佑一方百姓。为感念其恩德,三泉镇不仅建有保护完好的药王阁,更曾立药王庙、筑晒药阁,“一庙二阁”共同供奉药王,成为古镇最鲜明的文化印记。药王阁始建于明天启二年,阁门前额“三泉镇”三字笔力遒劲、气势恢宏,历经数百年风雨侵蚀,依旧清晰可辨,早已成为三泉人心中不可替代的精神地标。
对于在外闯荡的三泉游子而言,无论前路是坦途还是坎坷,故乡那座高大的阁门,永远是照亮归途的一盏明灯,承载着最深沉的乡愁与牵挂。而药王阁上四副楹联,更是以笔墨为媒,将古镇的风光、历史与人文镌刻其中,成为解读三泉镇的密码。
高逼青天,凌云可望;
近连碧水,得月最先
此联雕刻于药王阁面东外侧,作者以略带夸张的笔法,既勾勒出药王阁的雄伟气势,又点染出其周边的秀美环境,更于字里行间暗藏着对上进之路的期许。
上联“高逼青天,凌云可望”,化用唐代孟浩然《越中逢天台太乙子》中“上逼青天高”之句,描绘出药王阁危楼高耸、直插云霄的壮阔景象。登临其上,视野开阔,仿佛世间所有凌云壮志皆可触及,令人心生豪情。
下联“近连碧水,得月最先”,源自北宋苏麟“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千古名句。三泉镇依水而建,药王阁紧邻碧水,仿佛能最先捕捉到月亮的清辉。此句含蓄委婉,借阁与水的相依之景,隐喻希望获得提携、优先得遇机遇的美好心愿。
每一个登临此楼的学子与游人,见此联中“凌云可望”“得月最先”的期许,或许能从中汲取奋进的力量与对机遇的向往。
览景开轩,首怀邱老;
临风倚槛,迹忆吴仙
若说外侧楹联绘尽了古阁的雄奇与机遇,那内侧这副则藏着三泉镇与历史名人的不解之缘。此联中“邱老”与“吴仙”两位历史名人,为三泉古镇增添了浓厚的文化色彩,让阁之景更添几分传奇韵味。
“邱老”即丘处机(1148年~1227年),字通密,道号长春子,乃全真七子之一,金庸先生《射雕英雄传》中“中神通”王重阳的弟子。相传,这位曾为帝师的道家高人,曾在三泉镇设坛传道,留下了不朽的足迹。
“吴仙”则是唐代著名画家吴道子(约680年~759年),又名道玄,被后世尊为“画圣”。三泉素有“晋南水乡”之誉,碧水环绕、风光旖旎,这般景致引得吴道子慕名而来,在此泼墨挥毫,将古镇之美定格于笔墨之间。
推开轩窗,临风倚槛,眼前是潺潺流淌的碧水,岸边杨柳依依、芦苇青青,水车旋转、碧莲绽放,良田美池、桑竹环绕,屋舍俨然、如诗如画。遥想当年,丘处机见惯名山大川,吴道子阅尽人间风光,却皆为三泉美景驻足流连,留下千古佳话,更让这座古镇的历史底蕴愈发深厚。
遥指风光,三桥虹舞;
豁眸色相,万井龙鳞
移步药王阁西面外侧,此处镌刻的楹联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三泉古镇的水乡盛景,既有“三桥虹舞”的灵动,又有“万井龙鳞”的壮阔,尽显晋南水乡的独特韵味。
“豁眸”一词,出自唐代李中《登毗陵青山楼》“高楼闲上对晴空,豁眸开襟半日中”,此处指登高望远、开阔眼界;“色相”为佛教用语,意为万物的形貌姿态,在此处则指代眼前的自然风光。
“三桥”的由来,与隋代正平县令梁轨治水的典故息息相关。梁轨为疏导鼓水,依地势将其分流为三条河流,中间主河之上建有一座三孔石桥,名曰孚惠桥,俗称三眼桥。桥两端有巨型石狮镇守,两侧石栏柱上雕刻着形态各异的兽果图案,栩栩如生。历经千余年风雨沧桑,三眼桥依旧风姿不减,成为三泉镇一张珍贵的历史名片。昔日,三眼桥东西两侧各有一条小河相伴,如今虽已消失,但从药王阁前流过的小河上,石桥与石护栏依旧完好,河岸青石铺就,尽显古镇韵味。
站在药王阁上,遥指远方,风光无限:黄昏时分,女子齐聚河边洗涮,捣衣声、洗衣声、鸟鸣声、谈笑声交织在一起,悦耳动听;落日余晖洒下,千里风光尽收眼底,田间禾苗初长,水面波光粼粼,宛如龙鳞闪耀,一幅美不胜收的水乡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
鱼跃鸢飞,秀横艮阁;
天光云影,月冷戌楼
与第三副楹联相对,药王阁西面内侧的这副楹联化用经典诗句,将三泉古镇四季之美与药王阁的静谧融为一体,字里行间尽是“晋南水乡”的钟灵毓秀。
“鱼跃鸢飞”出自《诗经·大雅·旱麓》“鸢飞戾天,鱼跃于渊”,描绘出鱼儿在水中自在遨游、雄鹰在天空展翅高飞的景象,寓意万物各得其所、自由自在。“天光云影”则源自南宋朱熹《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勾勒出天空与云朵的影子在水面上随波晃动的灵动画面。
“艮”为八卦方位,指代东北方向;“戌楼”即瞭望楼,此处与“艮阁”一同指代药王阁。站在阁上,四季风光各有韵味:春和景明时,皓月临空,微风拂面,令人心旷神怡;盛夏时节,阁门外河槽薄雾缥缈,蛙鸣蝉噪交织,垂柳依依、荷花映红,尽显生机盎然;秋风乍起时,碧浪拍岸,登高远眺,又催人生出积极奋进的豪迈之情。
蓝天白云、清风晚霞,水之灵秀、花之芬芳,让三泉古镇恰似烟雨江南。这座依水而建、因药闻名的古镇,不仅是宜居的膏腴宝地,更是承载着千年历史与人文的精神家园。
数百年风雨侵蚀,药王阁依旧矗立,四副楹联依旧清晰。它们不仅是笔墨与时光的对话,更是三泉人乡愁的寄托、文化的根脉。往后岁月,这座古阁与楹联,仍将继续诉说着古镇的故事,照亮游子的归途,传承着千年的文脉,让三泉的底蕴与灵秀,在时光长河中永不褪色。
朱青龙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