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社区食堂让民生温度从舌尖暖到心尖

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11-17

在盐湖区安邑街道黄金水岸社区,升级改造后社区食堂宽敞明亮,工作人员正将热气腾腾的馒头、油饼等摆上餐台,几位老人缓步就座,空气中弥漫着家常菜的香气。居民李大爷端着餐盘笑着说:“热乎饭到手才花几块钱,荤素搭配营养足,这就是咱老百姓盼的好日子!”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黄金水岸社区,这一宏大命题从居民的“一餐热饭”找到了落脚点,这样充满烟火气的场景,正是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的生动写照。

黄金水岸社区食堂采用“社区主导、三方运营、居民受益”的模式,精准破解了老年人吃饭难、上班族就餐急、孩子们吃饭愁的民生痛点。食堂里的每一处细节,都藏着普惠民生的温度。黄金水岸社区党总支书记兼居委会主任王国娟介绍:“升级改造后,社区食堂不仅增加了座位,还有了传菜梯等设施。居民吃饭由原来的单一自助模式,变为自助或小碗菜自选模式,二楼也可承接家庭聚餐宴请,满足不同居民的需求。”

“以前最发愁的就是做饭,一个人吃不了多少,做多了又浪费。”居民张女士与老邻居边吃边聊,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现在太方便了,不想做饭的时候就过来,饭菜实惠又合口味。”

黄金水岸社区食堂还推出梯度定价,老年人午餐自助仅需9元就能吃饱吃好,1.1米以下儿童按成人半价收费,这套细致的收费标准,让普惠理念落到了实处。近期,该食堂针对老年人特别推出了“188元月卡”特惠,日均午餐只需6元多。

“食堂集中采购控制成本,根据时令调换菜品,就是要让大家花小钱享好味。”王国娟的话,道出了普惠性民生建设的核心要义。

黄金水岸社区食堂的实践,展现了我市在民生建设中的智慧。没有简单的大包大揽,而是通过“政策扶持+市场运作+社区参与”的多元协同,既避免了过度投入的负担,又通过市场化手段保障了服务的可持续性。“社区食堂升级改造后,试营业效果很好,我们也会根据居民反馈不断进行优化,努力办好真正让老百姓满意的食堂。”王国娟说。

夕阳西下,黄金水岸社区食堂灯火通明。碗里的热饭、脸上的笑容、心中的期盼,共同勾勒出民生改善与社区发展相互促进的美好画卷。在这里,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已化作可知可感的日常温暖,让“家门口的幸福味道”从舌尖直抵心尖。

如今,这样的社区食堂正在我市逐步推广,它们以小切口做好大民生,用实打实的服务让全会精神落地生根,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

 记者 张蕊彤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