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11-14
眼下,农田里最后一茬玉米刚刚归仓,田埂上又热闹起来。伴随拖拉机的轰鸣声和扫帚的簌簌声,永济市张营镇的乡亲们正掀起一场别样的“秋忙”——农村垃圾整治专项行动全域铺开。
这场热火朝天的人居环境整治,也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生动实践。全会锚定了“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目标,同时也为基层工作指明了方向。为此,张营镇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同推动人居环境整治紧密结合起来,坚持党建引领、全民参与,让精神落实到田间院落、落实到群众看得见的改变中。
“秋收秋种结束,正是清理秸秆残留、生活垃圾的好时节。”镇上干部介绍说,此次整治以“全民参与、全域清理、全面提升”为目标,聚焦“三大重点区域”:田间地头、村庄内外、道路沿线。对秸秆、农膜、农药包装瓶等进行分类清理,推广秸秆粉碎还田、饲料化利用等环保方式,倡导绿色生产和文明生活。
为保障整治实效,镇里组建专项工作队,配备清扫设备和运输车辆,采取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方式,对重点区域进行拉网式排查、地毯式清理,做到不留死角、不漏盲区。“以前秋收后乱糟糟的,现在镇上组织大家一起干,村里里外外都干净了,住着也舒心!”正在清理自家院落的村民王大叔笑着说。
思想引领是行动的先导。张营镇采用“集中学+实践学”“课堂讲+田间议”的学习方式,把全会精神送进村社、讲到地头。党员干部带头干,群众代表共商议,合力绘就乡村治理新图景。各村还通过广播、微信群、流动宣传车等,宣传垃圾分类和生态环保知识,引导村民从“要我清理”转变为“我要清理”。不少村民自发组建志愿队伍,带动邻里共治共享,形成干部带头、群众参与的良好氛围。
环境整治无小事,久久为功见真章。张营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此次行动为契机,建立“日常巡查+定期清理+长效监管”的机制,持续巩固整治成果,防止问题反弹。同时,把这场“清洁行动”延伸为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通过小环境的改善推动大文明的形成,让干净整洁的乡村成为“十五五”时期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
记者 刘凯华 樊朋展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