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11-17
眼下正值初冬采收季,闻喜县薛店镇3.8万亩中药材田里一派繁忙景象。村民们趁着晴好天气集中采挖柴胡、远志、黄芩等中药材,新鲜中药材铺满田垄,浓郁药香中透着丰收的喜悦。“7亩柴胡长势喜人,一亩能产四五百斤,今年又是稳赚的一年!”种植户冯海香一边分拣中药材,一边笑得合不拢嘴。这株曾让农户“望药兴叹”的“苦药材”,如今已成为薛店镇撬动15亿元年销售额、带动千余农户增收的“致富密码”。
薛店镇地处峨嵋岭前沿,海拔适中、黄土层深厚、日照充足的独特禀赋,让这里成为道地药材的天然生长区。但此前,品种杂乱、管理粗放、销路零散等问题,让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
近年来,该镇锚定乡村振兴核心目标,以“合作社+农户+基地”模式为抓手,联动科技部门推行标准化种植,从良种筛选到田间管理全程上门指导,彻底破解产业发展瓶颈。如今,全镇中药材种植面积从零散地块扩展至3.8万亩,形成规模化种植集群,95%以上的土地都种上了市场需求旺盛的道地药材。
科技赋能让“好资源”变成“好品质”。在薛店镇中药材产业示范园,土壤检测仪、热成像监测器实时捕捉作物生长数据,绿色防控技术全面替代传统农药,从源头保障药材道地性。
更值得一提的是,该镇创新引入全流程溯源系统,对选种、耕种、加工、仓储等环节全程记录,生成专属“数字身份证”二维码,实现“来源可知、质量可查、责任可究”。“有了溯源码,我们的药材在广东、安徽等外地市场更抢手了!”薛店镇便民服务中心主任于谦介绍,标准化种植让中药材品质大幅提升,也为后续产业链延伸打下坚实基础。
从“卖原药”到“做产品”,产业链延伸让增收空间持续拓宽。薛店镇通过招商引资培育本土加工企业,目前已聚集80余家中药材加工合作社,建成900平方米中药材保鲜存储中心,可在零下4摄氏度至0摄氏度环境下保鲜存储中药材,避免霉变损耗。“合作社提供统一供种、技术指导、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带动260多户农户,年销售中药材500多吨,产值超2000万元。”闻喜县郝福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郝福福说。
“我们将持续提升精深加工能力和良种繁育水平,全力打造特色产业集群。”薛店镇镇长王晨胜表示。如今的薛店镇,1000余名中药材经纪人活跃在全国各地,年销售额突破15亿元。中药材产业不仅让黄土坡变成“聚宝盆”,更成为推动“宜居宜业宜游地,幸福美好闻喜城”建设的强劲引擎,让乡村振兴的“甜日子”越过越红火。
特约通讯员 杨秀文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