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10-31
朱青龙
10月26日,晨光初漫天际,新绛县职业教育中心礼堂内外已聚起细碎的欢声笑语。这场名为《银龄心向党 重阳展风采》的演出,既是新绛县老年大学践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健全养老服务体系”的生动实践,更是新绛县“五区五城”建设、民生福祉改善的鲜活注脚。上午9时许,《老年大学大舞台》的唢呐与鼓点、二胡和月琴骤然交响,演出就此启幕。

台上每个节目,都是学员们千锤百炼的心血。校长程勤学向大家致辞:“老年大学从来不是安慰,而是在这里绽放的真实人生。这里有知识的滋养、兴趣的陪伴、奉献的快乐,更有银龄群体对生活的热爱与赤诚!”这番话恰是对“推动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要求的回应,也呼应着新绛县以民生温度筑牢“五区五城”建设根基的理念。话音未落,舞台灯光已为舞蹈《家有爸妈》亮起。舞者舒展的身姿里,藏着台下日复一日的打磨,那些曾为生计忙碌的手,此刻正随旋律划出优美的弧线——“退休”从不是终点,而是人生“重启”的序章。
演出服装是学员们自掏腰包定做的,以“精准适配”与“艺术升华”彰显匠心。灯光下,服饰反光条勾勒出灵动肢体的轨迹:模特表演时,红色衣料上的云纹刺绣随转身轻颤,似月光洒在衣摆;《你是我心中的茉莉花》舞蹈表演时,舞者的服装下摆缀着银片,跳动间折射出星点光泽。当这些“会说话”的演出服登台,旋转跳跃间尽是自信与娴雅,恰如诗中所言“没有了学业的压力,没有了谋生的辛劳,人生啊,是如此从容、真实、美好”——这正是新绛县民生幸福图景的生动缩影。
舞台的精彩,藏在细节里。模特表演《我们的大学 我们的风采》中,85岁的秦渝芝满头银发,身披红斗篷领舞而来,绣着牡丹纹样的演出服随挺直的脊背流转,竟把岁月的褶皱熨成了诗。她的每一步,踩着老年大学18年的风雨,也踏着新绛县“五区五城”文化养老事业的足迹。杨冬梅的朗诵漫过礼堂:“春天说,夏天老了……冬天淡淡地一笑”……紧接着,一支《赞歌献给伟大的党》的舞蹈应声而起,利落的动作与闪耀的演出服相衬,既是对岁月从容的注解,更是基层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鲜活案例。
这些演出服,成了串联传统与新生的纽带。《杨氏太极扇》的素白衣袂间,“怀中抱月”漫卷如流云,“青龙出水”骤起似惊鸿——演员们晨练时,扇面扫过的露水曾打湿劝学广场的石阶,此刻竟在追光里凝成诗行。歌伴秀《麟骨床·雨巷情缘》中,男女声对唱婉转,伞舞演员衣袂轻扬,尽展江南婉约;蒲剧《蒙圣问》字正腔圆,坚守非遗根脉;眉户《梁秋燕》曲调质朴,藏着生活本真——这都是新绛县以文化赋能“五区五城”建设的生动体现。
节目背后,爱心志愿者服务总站的温度更动人:10多个月里,40余次送衣活动、6000余件衣物的热忱,与舞台裙摆一同旋转,暖了深秋,更温暖了大家的心。
演出近尾声,指挥卫红扬起手臂,合唱团的《银龄颂》《共产党为人民百年千年万年》响彻礼堂,将气氛推向高潮。全体起立合唱《歌唱祖国》时,银发白须与各色演出服相映,在旋律中跳动如火焰。900余名学员的声音里,藏着年轻时的劳动号子、中年时的叮咛,此刻都汇成“歌唱祖国”的赤诚——这是老年大学的答卷,更是新绛县“五区五城”建设的生动证明。
演出落幕,《老有老的骄傲》余音回荡,“皱纹是时光的勋章,白发是岁月的荣光”与舞台画面重叠。岁月从不是褪色的墨,而是被热爱酿成的酒,愈陈愈烈。银龄逐光处,岁月自成诗——这光芒,是“五区五城”建设的发展之光;每道皱纹里,藏着“为霞尚满天”的壮阔;每缕白发下,跳动着向阳的心,更跳动着县域发展与民生幸福同频共振的脉搏。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