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梨园新声正当“燃”——2025年山西省群众文化活动戏曲票友大赛决赛特写

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10-21

记者 赵卓菁

从稚龄孩童的清亮嗓音,到耄耋长者的醇厚唱腔;从少年票友的一招一式见真功,到中年演员的一颦一笑皆传神……10月17日,在“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2025年山西省群众文化活动戏曲票友大赛决赛现场,各个年龄段的票友同台竞艺,共同绘制出一幅戏曲艺术代代相传的生动画卷。

在激昂的时代主题引领下,大赛决赛于临猗隆重启幕。开场节目《梨园盛世》以其恢宏气势拉开赛事序幕,营造了“晋韵流芳,戏聚河东”的浓厚艺术氛围,各方宾朋相聚于此,共同见证了这一群众戏曲艺术的盛会。

晋北道情《五龙台》选段,晋剧《三娘教子》《忠报国》选段和《大脚皇后》,蒲剧《大登殿》《山村母亲》,上党梆子《风雨行宫》,上党落子《穆桂英挂帅》《忠保国》选段,豫剧《清风亭上》,京剧《杜鹃山》选段、《家住安源》,蒲剧《大明廉吏曹于汴》,耍孩儿《喜荣归》等节目汇聚了山西省内各路戏曲票友,涵盖中路梆子、蒲州梆子、上党梆子、北路梆子等多种戏曲形式。选手年龄跨度大,表演形式丰富,既有单人清唱、彩唱,也有组合表演,古装戏与现代戏同台竞技,为观众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戏曲文化盛宴。

当6岁稚龄小演员迈着台步登场时,现场观众的眼神瞬间被点亮。她嗓音清亮,一板一眼间却初具风范,引得台下几位老戏迷不自觉地向前倾身,嘴角泛起慈爱而惊喜的笑意。当她流畅地完成一个亮相,稳当的架势与小小的身形形成可爱对比,全场顿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与由衷的赞叹。这掌声,不仅是为她此刻的精彩表演,更是为戏曲艺术在新生代身上焕发的勃勃生机。

决赛现场,票友们的表演精彩纷呈。蒲剧《大明廉吏曹于汴》的铿锵音韵、耍孩儿《喜荣归》的欢快节奏,引得观众深深沉浸其中。台下座无虚席,却几乎鸦雀无声,唯有唱腔与伴奏在空间内流转;细看台下,不少老戏迷微闭双眼,指尖在膝头轻轻叩拍,已然神游曲中,当演员唱出一句精妙唱词或做出一个传神身段时,相邻的观众便会默契地交换眼神,或微微颔首,或附耳轻语,脸上洋溢着遇到知音的喜悦与赞赏。这种无声的交流在观众席间静静流淌,构成了一幅和谐动人的画面。待到精彩处,众人又不约而同地爆发出阵阵喝彩,掌声如潮水般一次次响彻剧场。

“表演自然,感情充沛”“唱腔有韵味”“台风端正,仪态大方”等观众评语,既是对演员艺术表现的肯定,也体现了大赛的严谨态度。一位现场戏迷感慨道:“临猗很美,文化底蕴深厚,戏剧历史源远流长,孕育了临猗人民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怀,让戏剧文化在这一方热土深深扎根。”这番话语道出了当地深厚的戏曲群众基础。

据悉,本次活动指导单位为省委宣传部,由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省文化馆业务指导,市文化和旅游局和临猗县委、县政府承办,临猗县文化和旅游局、运城市文化馆以及我省各市(县、区)文化和旅游局与各市(县、区)文化馆协办。赛事组织严谨,参与广泛。自大赛启动以来,省、市、县各级文化馆积极联动,广泛动员。经过层层选拔,最终从众多参赛者中遴选出54个节目、59名票友进入半决赛,并有18位优秀票友凭借精湛技艺脱颖而出,成功晋级总决赛。为确保赛事评判的专业性与公正性,组委会从全省专家库中抽选了9位戏剧界专家组成决赛评委会。

赛事的影响力还通过现代传播平台延伸至全国。决赛通过国家公共文化云平台、山西公共文化云平台、山西省文化馆微信公众号及官方抖音号进行了同步直播。

在山西省文化馆的直播平台上,互动热烈,分享直播与点赞评论络绎不绝。观众不吝赞美之词,“为10号点赞,文雅大方,你最优雅”“为2号点赞”“为小姑娘点赞,孩子小,气质大方优雅,唱得很好”“为17号点赞,唱得很好”等留言频现,鼓掌与竖大拇指的表情包满屏飞舞。网友“天某某”更是对直播点赞高达千次。来自太原、辽宁等全国多地的网友也纷纷加入点赞分享的行列,并就演出内容进行交流,如询问“这是什么曲目选段”,网友“福到我家”则指出“‘耍孩儿’属于非遗”,展现了观众对戏曲知识的关注。

临猗人民对戏曲的热爱也在比赛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他们不仅是热情的观众,更是积极的参与者。现场,当地的戏迷朋友们还带来了眉户剧《焦裕禄》选段等表演,深情讴歌了人民公仆的精神,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我专程从太原赶来看决赛,”“90后”观众小张在接受采访时难掩激动,“没想到年轻票友和小朋友这么多,水平还这么高!唱腔让人热血沸腾,而小朋友的表演让我看到,戏曲的未来充满希望。”

来自临猗本地的老戏迷王奶奶则对“耍孩儿”剧种倍感亲切:“这个味儿真地道!能在这么大的舞台上看到咱们的非遗剧种,心里特别暖。另外,你再看那小姑娘,多稳当!有这么多娃娃愿意学、愿意唱,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贝就断不了。”

现场好评如潮。一位资深票友细致点评:“老生唱腔苍劲有力,几个高音处理得游刃有余,把人物的刚正不阿表现得淋漓尽致。更难得的是年轻演员的进步,身段规范了,吐字清晰了,对人物的理解也更深了。”

不少观众在社交媒体上即时分享:“这才是真正的文化自信!”“没想到传统戏曲这么好看,被圈粉了!”“小朋友太可爱了,这才是最好的传统文化教育!”

大赛相关负责人总结指出,各位票友的演出十分精彩,他们凭借对戏曲艺术的热爱与坚持,有效推动了戏曲艺术的薪火相传,使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相关专家呼吁社会各界继续关注、支持和参与山西省的戏剧文化事业,共同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