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10-20
记者 余 果 通讯员 赵阳飞
当防汛关键期与秋收时节叠加,河津市柴家镇面临“双线大考”:一面是汾河与三交河“多线迎水”的防汛压力,一面是连续阴雨后农田泥泞的抢收困境。面对双重挑战,柴家镇以“双线作战”机制同步推进防汛护民与抢收保粮,既守牢13.505公里堤坝安全线,又打响玉米颗粒归仓攻坚战,全力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和粮食安全“双底线”。
位于汾河河津段防汛要冲的柴家镇,近期同时承受汾河上游来水与三交河入汾汇流压力。该镇防汛指挥部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沿汾河8个村设立监测点,每个点位组建8至24人班组轮值,开展拉网式排查。截至目前,已处置穿堤涵管等隐患65处,所有坝坡冲坑回填夯实。
为压实13.505公里堤防责任,柴家镇建立“镇统筹、村落实”分级机制,村级防汛指挥机构全员下沉一线,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同时,通过“人防+技防”结合,实时共享气象水情数据,并对三交河河道进行清杂疏浚,确保上游来水平稳入汾。“多线迎水是最大挑战,但我们必须双线盯防,一寸堤坝都不能失守!”柴家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秋收遭遇连续阴雨,传统收割机深陷泥潭。柴家镇立即推出“履带式机械+人工辅助”双线抢收模式。在北原村4600亩玉米地里,3台履带式收割机破泥前行;机械难及的边角地块,农户与志愿者组成人工突击队同步补收。
全镇成立工作专班,深入11个村逐田排查,建立“分类台账”实施“一地一策”。针对受灾较重村庄,协调周边县市9台履带收割机支援,并组织党员志愿者帮扶劳动力紧缺户。目前全镇已抢收玉米约6000亩,秋收进度稳步推进。
防汛与抢收双线并进,考验基层治理效能。柴家镇通过统一调度物资、人力与技术资源,实现“防汛不溃坝、抢收不误时”。
眼下,柴家镇仍保持高度警惕,堤坝上灯火通明,田间机器轰鸣,以“双线守水抢收”的硬核举措,在汛期大考中交出一份安民保粮的答卷。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