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10-17
◆作者:运城市第二医院呼吸内科主治医师 徐 康
学术审核:运城市第二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 潘朝霞
进入秋冬季节,气温下降,人员室内聚集情况增多,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期。从儿童常见的急性支气管炎,到老年人易患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再到流感、新冠病毒感染等呼吸道传染病,都可能在这一时期集中暴发,只有掌握科学的预防方法,才能降低患病概率,减少重症风险,为家人筑起健康的“防护墙”。
秋冬季呼吸道疾病虽然高发,但并非不可预防,核心在于“主动”——主动戴口罩、勤洗手、改善环境,主动增强免疫力,主动为高危人群接种疫苗;同时“科学应对”——避免陷入防护误区,若出现症状及时就医,不拖延、不盲目用药。
秋冬季为何成
呼吸道疾病“重灾区”
从气候特点来看,秋冬气温大幅波动,昼夜温差可达10℃以上。当冷空气刺激鼻腔和咽喉黏膜时,会导致血管收缩,黏膜上皮的纤毛运动减缓,呼吸道的防御能力会直接下降,细菌、病毒更容易附着并引发感染。
从生理适应角度,人体对温度变化的适应需要时间,尤其是儿童、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当从温暖的室内突然到寒冷的室外时,呼吸道瞬间受到“冷冲击”,可能诱发支气管痉挛,出现咳嗽、气喘等症状,这也是哮喘患者秋冬易急性发作的重要原因。
从传播环境分析,秋冬季节人们更倾向于在室内活动,教室、办公室、商场等密闭空间内,人员密度大、空气流通差,病毒和细菌在空气中的浓度会显著升高。以流感病毒为例,其在密闭环境中可通过飞沫传播,也能通过接触被污染的门把手、桌面等物体表面传播,一旦有感染者,很容易造成交叉感染。此外,秋冬雾霾天气增多,PM2.5等污染物会沉积在呼吸道和肺泡中,加重黏膜损伤,同时携带病原体进入人体,增加了患病风险。
守住健康防线
从核心预防做起
·戴口罩· 口罩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最直接的“物理屏障”,在日常通勤、逛超市时,选择医用外科口罩即可,其能有效过滤飞沫和较大颗粒;若前往医院等人员密集且高风险场所,或家中有呼吸道感染者,建议佩戴N95口罩,过滤效率更高。
·勤洗手· “勤洗手”是阻断接触传播的关键。正确洗手需遵循“七步洗手法”,建议在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后、触摸口鼻前、照顾病人后,均使用流动清水和肥皂(洗手液)搓洗至少20秒;若外出没有洗手条件,可使用含75%酒精的免洗洗手液,但回家后仍需用清水彻底清洗。
·强免疫· 饮食方面,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帮助免疫细胞生成;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果,增强黏膜屏障功能;适量补充富含锌的食物,调节免疫细胞活性,减少感染风险。运动方面,选择温和的有氧运动,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受凉或过度消耗体力,可选择快走、慢跑、瑜伽、太极拳等,每周运动3次~5次,每次30分钟左右。运动时注意保暖,避免在雾霾天或零下低温环境中进行户外运动,可在室内健身房或阳台进行。睡眠方面,保证充足且高质量的睡眠。
·护环境· 通风能降低室内病毒、细菌浓度,同时改善空气质量。要坚持开窗通风,每天开窗通风两三次,每次至少20分钟(可选择中午阳光充足、气温较高时)。通风能降低室内病毒、细菌浓度,同时改善空气质量。注意通风时避免让身体直接对着风口,尤其是老年人和儿童,可先到其他房间等候。另外,要减少室内污染,避免在室内吸烟;烹饪时打开油烟机,减少油烟残留;定期清洁室内灰尘,避免尘螨、花粉等过敏原堆积,尤其要注意床单、沙发、地毯等易藏尘的地方,每周用吸尘器清理一两次。
·打疫苗· 疫苗是预防特定呼吸道传染病的有效方式,特别是儿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如哮喘、COPD(慢阻肺)、糖尿病患者等高危人群要积极接种相关疫苗(如流感疫苗)。每年9月~11月是流感疫苗接种的最佳时间,建议在10月底前完成,接种后两周~4周产生抗体,能有效降低流感感染率和重症率。建议6月龄以上人群(尤其是5岁以下儿童、60岁以上老年人、孕妇、慢性病患者)每年接种一次。
特殊人群:儿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的“专属防护”
儿童呼吸道黏膜娇嫩,免疫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容易感染支原体、流感病毒等,需重点预防“交叉感染”和“受凉”。家长需注意:避免带孩子去人员密集、通风差的场所,尤其是在疾病高发期;若孩子出现咳嗽、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送幼儿园或学校,防止交叉感染。其次,给孩子穿衣服遵循“洋葱式穿搭”——内层穿透气的纯棉衣物,中层穿保暖的毛衣或卫衣,外层穿防风的外套,方便根据室内外温度增减衣物,避免穿得过多或过少导致出汗受凉。另外,督促孩子多喝水,避免给孩子吃过多甜食、油炸食品,以免降低免疫力。
老年人常患有高血压、糖尿病、COPD(慢阻肺)等基础病,呼吸道感染后容易诱发基础病急性加重。建议注意保暖,外出时戴帽子、围巾、口罩,避免头部和颈部受凉;室内温度保持在18℃~22℃,避免忽冷忽热;定期监测基础病指标(如血压、血糖),按时服药,避免因感染导致指标波动;若出现咳嗽、咳痰、气促等症状需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适当进行室内活动,如缓慢散步、做养生操,避免长期卧床,增强肺功能和免疫力。
哮喘、COPD(慢阻肺)等呼吸道慢性病患者,秋冬季节易因冷空气、雾霾、过敏原等刺激诱发急性发作。建议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如哮喘患者的沙丁胺醇气雾剂),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雾霾天尽量不外出,若必须外出,佩戴N95口罩和防风围巾,减少冷空气和污染物对呼吸道的刺激;外出归家后及时洗脸、漱口,清除附着在体表的污染物;定期复诊,根据医生建议调整用药方案,避免自行减药或停药,确保病情稳定。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