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闻喜县教体局以“体教融合”提升素质教育内涵发展——

让每个孩子动起来

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10-17

 特色课程——

 上好快乐的体育课

“注意划水时,身体放轻松,不要紧张,腿部摆动,脚要伸展……”在闻喜县游泳馆里,县实验中学初一学生正在教师的带领下,开展游泳实践课。在这里,孩子们从不会游泳到喜欢游泳,不仅学会游泳技能,还收获了快乐。

“我喜欢学校的游泳课,我从去年开始学游泳,已经学会了蛙泳,能够游800米。今年,我还要参加比赛,争取取得好成绩。”闻喜实验中学学生陈梓耀说。

近年来,闻喜县教体局积极贯彻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结合闻喜县游泳馆标准、优质的场地资源条件,开展游泳项目进校园活动,在全县中小学推广普及游泳运动,努力使广大青少年学生掌握游泳技能,具备生存、救急能力,提高身体素质,实现全县中小学生人人学会游泳的目标。

据悉,自2019年至今,游泳进校园活动已培训学生5595人,让众多学生从怕水畏水转变为“会水”。闻喜县实验中学、闻喜县实验二中还入选全省青少年校园游泳特色学校。我市共5所学校入选,该县就有两所。2024年,游泳项目成为闻喜县“一县一品”特色体育项目。

为适应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提升学生体育成绩,在实践中,闻喜县教体局要求各校坚持每天开设一节体育课,全面落实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多样化举办体育赛事活动,多形式开展青少年阳光体育活动。打通校内校外体育运动通道,完善“双减”课后服务,指导青少年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依托“快乐健身”行动,完善体育健身设施,为青少年学生随处、随时健身锻炼奠定坚实基础,多层次保障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

在教学实践中,各学校积极探索特色体育课程,开展阳光大课间活动。各学校合理利用大课间,积极创新大课间活动形式,将跳绳、踢毽子、接力跑等传统项目与拔河、呼啦圈、毛毛虫等趣味运动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锻炼身体。积极创新体育课和传统民俗相结合,让孩子们探索传统体育课活动,体验跳绳、踢毽子等传统民俗体育项目,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教师们还巧妙地将体育与语文、历史等学科知识相融合,孩子们在跳绳的间隙,背诵古人描写运动的诗词,在舞龙舞狮的欢乐中,了解其背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些特色的体育课活动受到学生们的欢迎,也激活了学校的活力,提高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在教育教学中,学校努力创新体育课的教学形式,转变教育理念,让体育课程不再是单调的体能训练,而是充满趣味与挑战的成长之旅,成为孩子们喜爱的课堂活动。”闻喜实验中学校长裴金鸽说,学校创新教育模式,不断探索改进,合理调整时间,开展各种特色体育课训练,提高学生素质,充分利用早操和课间操,班主任、体育老师跟踪监督,对学生进行不同强度的体育体能训练,让孩子们在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收获健康的成长。

 多彩社团——

 学生从兴趣到热爱

玩转的魔方、精美的团扇、灵动的围棋、色彩斑斓的扭扭棒在一双双稚嫩的小手中,创意无限;绘制纸盘画,让缤纷色彩在指尖流淌;体验戳戳绣,针线穿梭中织就精美绣作;舞动双手,用灵动的手势舞展现朝气活力;拼插三角插,搭建出创意无限的奇妙世界。孩子们投身其中,个个精神抖擞、兴趣盎然……这是闻喜县东街实验小学近日开展的“一班一品”特色社团活动展示的场景。

闻喜县东街实验小学校长李香娟说:“社团活动孩子们最喜欢了。在活动中,学生们以笔绘梦、挥毫泼墨、舞动课桌,在绘画、作图、写字、诗配画、课桌舞里展现才艺、提升自我。在这里,每个学生都可以找到快乐,找到自信。”

裁判员鸣笛,战幕拉开了。发球、运球、传球、断球、拼抢,双方队员都迅速进入状态,个个雄姿英发。在场上你争我夺、你攻我守,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新学期开启以来,闻喜县城镇初中开展激情的校园篮球、足球联赛,校园里孩子们快乐嗨翻天。

激情“校BA”,“足”梦迎未来。为推动校园篮球、足球运动健康有序开展,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质和体能,激发学生对篮球和足球的兴趣,活跃校园社团活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去年以来,城镇初中积极开展校园篮球、足球联赛,促进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

社团活动是学生们最期待的时光。每当活动开始,孩子们如同欢快的小鸟,飞向学校的各个角落,参与各种丰富多彩的课间社团活动。这些社团活动不仅让学生们得到了放松和娱乐,更让快乐氛围具象化地展现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让校园充满活力。

多彩课程有成效,社团活动多元化。近年来,闻喜县教体局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立足点,根据师资特长开展社团项目遴选,并开发社会教育资源,建构学生自主选择的“五育”服务课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增强校园文化氛围、提升团队协作能力。目前社团活动已经成为学生校园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各学校在全面了解学生兴趣特长的基础上,根据场地与师资力量合理安排了21个艺术社团,包括音乐类、体育类、舞蹈类、绘画类、书法类、器乐类、口才类等。五彩缤纷的社团活动,最大限度地优化了学校的特色课程内容,提升了学生的艺术审美、身体素质、文学修养和动手能力,展现了学校践行“五育并举”素质教育理念。

 以赛促教——

 “体教融合”拓展未来

近年来,闻喜县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县体育工作部署要求,加大教育投入力度、配齐配强体育教师,健全以赛促教机制,想方设法为学生创造强身健体的优良环境,不断提高教育教学和训练水平,真正办好群众满意的学校。

在实践中,该县要求各学校持续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保证小学1年级、2年级每周4节体育课,小学3年级到6年级和初中每周3节体育课,高中2节体育课,全县足球特色学校每周1节足球课。同时,丰富和提高体育课程内容和质量,完善学校体育教学模式。

同时,为了保障学校体育教学的开展,该县持续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有序补充体育专职教师。目前,全县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逐步配齐配强。

以赛促教,以赛促育。近年来,通过搭建竞赛平台、走出去参加竞赛等形式,该县持续推进体育竞赛,不断提高中小学生体育竞技水平,每年举办一次县校级运动会、每年举办一次全县足球、篮球联赛。同时,持续推进学校体育评价改革,将体育教学纳入年末学生和学校综合评价,将体质健康监测结果与体育评价挂钩,作为学校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

体育是孩子们校园生活难忘的时光和精彩的写照。校园体育课程和体育活动是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启发智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的重要保障。 

各学校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开足开齐体育课,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充足的体育锻炼时间。在体育课上,教师们充分利用各种体育器材,如跳绳、小跨栏架、标志碟等,丰富课堂内容,让学生在玩中练、练中玩,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运动兴趣和参与度。此外,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教育系统多管齐下,定期组织体育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引入最新的体育教学理念和方法,确保体育课堂的有趣性和高效性。积极引进专业体育人才,不少具有国家级运动员资质或专业体育院校背景的教练纷纷走进校园,在体教融合的浪潮中成为学生体育成长的引路人。

“在未来的发展,闻喜县教体人要始终以立德树人为宗旨,以‘五育’并举核心,以‘体教融合’为抓手,大力引导青少年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闻喜县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柴宏晓表示,“体育”+“教育”,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要深度融合,要达到“1+1>2”的效果,达到促进学生素养的提高、内涵的提升,促进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动起来、练起来、玩起来,让更多的孩子爱好体育、参与体育,让校园体育课和体育活动成为校园最美的风景,成为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底色。

本报记者 李宏伟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