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09-03
“以前这宴会厅总闲着,现在招标承包出去,不光村集体有钱了,还能修路,真是办了件大好事!”8月29日,新绛县北张镇马首官庄村的村民们看着村务公示栏里民俗宴会厅的承包信息和首笔承包费的使用计划你一言我一语。
据悉,这座让村民们牵挂的民俗宴会厅,是2023年村“两委”投资30万元建起的。其原本为村民办红白事、搞文艺演出提供方便,可投入使用后却渐渐“冷”了下来。
“平时少有人用,维护也跟不上,好好的资产就这么‘躺’着。”北张镇纪委在日常监督时发现这个问题,既心疼集体资产“沉睡”,又担心可能出现管理漏洞,造成资产流失。
“得让集体资产‘活’起来,但绝不能在‘盘活’时出现廉政问题。”北张镇纪委当即和该村村“两委”对接。一边催着村干部挨家挨户问意见、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唠”想法,确保每一步都顺着村民的意愿走;一边盯着“招标发包”这个关键环节,提前梳理出“信息不公开”“藏着掖着搞内定”等可能出现问题的环节,赶在招标前拿出了一份详细的监督方案,把招标流程、审核资质等关键点标得清清楚楚。
招标时,该镇纪委工作人员全程“盯场”。信息刚一发布,他们就去村口公告栏、村民微信群里查了个遍;几家报名的竞标户交了材料,他们立马拉着镇农经站的人一起核实,就为了堵死“关系户”钻空子的路;到了投标现场时,他们又搬着小板凳坐前排,谁报了多少价、唱标时对不对得上数,一笔一笔都记在本子上。三轮投标,全程公开透明,村民张某凭着合理报价中了标,在场的人没一个有异议。
中标不是结束。该镇纪委又帮着该村搭了“双层监管”的架子:让党员代表、村民监督员组成专项监督小组,盯着承包费一分不少进了村集体账户,谁也别想私自挪用。眼下,首笔1万元承包费已经稳稳当当入账,村集体拿着这笔钱计划维修村里破损的主干道,方案也通过了村民代表大会的关,就等着开工了。
(本报特约通讯员 卫世新 通讯员 孙立民)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