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国球进公园” 就在“家门口”

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08-08

记者 祁克宁


傍晚时分,华灯初上。不论是在中心城区的体育公园、禹都公园、航天公园,还是在南风广场、天逸公园和圣惠公园,当你来到公园广场的乒乓球场,远远就能听到“乒乒乓乓”的声音,走进球场,更是热闹非凡,球拍挥舞,银球飞旋,喝彩声不断,整个球场活力四射。身处其中,你便能切身感受到“国球进公园”给“好运之城”带来的活力和魅力。

精准布局

拓展市民运动空间

8月6日上午8时许,在体育公园乒乓球场,十几名乒乓球爱好者在挥拍竞技。市民李云林就是其中之一。“室外打球敞亮、空气好!现在家门口的公园都有了比较好的球台,大家都乐意到公园来打球。”李云林高兴地说。

家门口的公园就能享受便捷高质量的乒乓球运动,得益于近两年中心城区“国球进公园”活动的推广普及。

体育公园作为“运动”主题公园,建设之初也有乒乓球场地。但因使用年限及其他因素影响,使得公园的乒乓球场无法更好地满足市民运动的需求。同时,城市内其他公园广场周边居民也一直呼吁完善丰富体育娱乐设施,满足多样化健身活动需求。

民有呼,我有为。在市城市管理局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市园林绿化服务中心积极对接相关部门,在中心城区公园广场开展“国球进公园”活动。经过科学谋划、合理选址,该中心先后在6个城市公园广场内新增26张乒乓球台。其中,体育公园6张、航天公园4张、禹都公园4张、天逸公园4张、圣惠公园4张、南风广场4张。

该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为做好“国球进公园”,他们组织人员多次深入调研,实地踏查6个公园广场原有乒乓球场地和闲置空地可利用情况,广泛听取市民意见,结合市民需求,精准设置乒乓球台位置和数量,确保整体分布合理。

“新增设的球台质感很好,打球也很过瘾。随着家门口公园球台的增多,一些球友也纷纷约着去不同的公园打球。未来,希望我们城市公园广场的球台能够更完善更美好,让更多的人在家门口畅享国球的魅力!”李云林说。

优化服务

提升运动环境质量

8月5日晚的一场降雨,使得体育公园露天乒乓球场地面布满了飘落的槐花,一些球台和地面也滞留了些雨水。6日一大早,公园的保洁人员就开始清扫、擦洗球场,只为让市民能够安全方便使用球场运动。

体育公园工作人员赵翔告诉记者,按照中心的安排,除了更新增设球台外,他们还进一步整修了球场的地面,配套了衣钩、长凳等便民服务设施。同时,公园的驿站和办公室还免费为市民提供饮水、急救药品等服务。

优化配套,提升运动休闲环境质量。相比篮球场、足球场,乒乓球台具有占地小、安装维护成本低、性价比高的优势,晨练和傍晚时段使用率尤其高。为此,乒乓球台投入使用后,为提高便民服务质量,各公园同步优化周边座椅、灯具和果皮箱等配套设施,加大环境卫生保洁力度,尤其是附近公共卫生间的清洁,为市民提供舒适的运动休闲环境。

该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进一步完善公园健身服务功能的同时,他们还在乒乓球台周边配备便民服务设施,为广大市民健身提供便利,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除了最基本的环境卫生保洁服务、提供饮用水外,各个公园还根据实际,提供不同的人性化服务。比如,禹都公园为方便市民夜间打球,将夜间照明时间延长至10时,圣惠公园无偿提供球拍、球网等。

乒乓球台作为“小而美”的体育器材,提升了城市生活品质,让广大市民在家门口有了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该中心负责人表示,将坚持人民城市理念,聚焦群众需求,持续深入推进“国球进公园”。强化服务引导,利用公园广场的LED电子屏循环播放乒乓球相关知识,动员乒乓球爱好者现场传授运动技能和科学健身方法,提升群众运动专业性与安全性。同时,借助专业社会组织力量,利用双休日和节假日,组织开展“全民健身”乒乓球邀请赛,吸引更多市民参与,进一步丰富市民体育文化生活,营造浓厚的全民健身氛围。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