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新绛县孝陵庄村:“鱼菜共生”打造循环农业新模式

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08-07

养鱼不换水,鱼能健康生长;种菜不施肥,菜可茁壮成长。走进新绛县三泉镇孝陵庄村高鹏水产有限公司的“鱼菜共生”智慧大棚内,几个圆形鱼池整齐排列,池水潺潺流动、清澈见底,成群的鲈鱼悠然嬉戏。大棚的另一边,水培西红柿等蔬菜绿意盎然、长势喜人,俨然一幅“鱼肥菜美”的生态景象。

近年来,孝陵庄村积极创新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发展新型循环农业,凭借“鱼菜共生”项目,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成功开辟出一条“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的生态农业新模式。

“‘鱼菜共生’是鱼类在水体中代谢产生的氨氮,经由微生物的分解转化,摇身一变成为蔬菜茁壮成长所需的硝酸盐;而蔬菜发达的根系在吸收养分的同时,又对水体起到了净化作用,从而实现了“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的闭环模式。”山西高鹏水产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宇鹏介绍说,大棚内的“鱼菜共生”循环种养系统,主要养殖淡水鲈鱼和罗非鱼,种植生菜、芹菜、西红柿等蔬菜。

通过高密度养殖,鱼的排泄物和残饵经过微生物进行转化后,变成植物能够吸收的优质养分,被蔬菜根系吸收后,使水体得到过滤净化回流到鱼池。鱼帮菜、菜帮鱼,真正实现了零污染、零排放。

一鱼一蔬,同棚共生。据了解,“鱼菜共生”是目前较新颖的一种复合耕作模式,它把水产养殖和水耕栽培两种不同的农耕技术进行巧妙的生态设计,通过科技实现资源的转化利用,在这种生态环境下生长出的鱼类和蔬菜等无公害产品,口感更佳,营养价值更高,而且不受天气、气候影响,深受消费者喜爱,市场销路广阔。

“通过科学生态养殖,我们的生菜45天就能成熟一茬,西红柿相比传统种植模式早上市30天左右。鲈鱼6个月就能上市,每棚鲈鱼收入高达12.6万元。”说话间,李宇鹏向记者算了一笔“生态账”:“鱼菜共生”温室大棚养殖比传统鱼塘养殖节水90%,比普通蔬菜大棚节约土地80%。与传统模式相比,“鱼菜共生”模式不仅能有效节肥节水、减少虫害、提高鱼类和蔬菜品质,而且减少了种养面积,增加了种养产量,实现了水土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真正达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目前,该项目已完成5座设施大棚的建设,预计每年可产出生菜2.5万公斤、鲜鱼10万公斤。不仅如此,每年还可为村集体增收6万元,带动十余名脱贫人口实现稳定就业,为我们开辟了一条增收致富的新路子。”孝陵庄村党支部书记冯柏强表示,下一步,孝陵庄村将进一步加大对该项目的支持力度,积极推广先进经验,引导更多农民投身生态循环农业,全力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农民稳步增收。同时,着力延伸产业链条,依托“鱼菜共生”项目,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打造集生产、观光、科普教育于一体的“鱼菜共生”体验区,让更多人亲身感受生态农业的魅力,推动乡村经济朝着多元化的方向蓬勃发展。

记者 韩维元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