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

钻石产业正升级

——新绛县万安镇钻石产业发展观察

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08-04

400多年前,钻石产业在新绛县万安镇兴起,历经高速发展、繁荣鼎盛等多个时期,目前全国共有万安籍钻石生产户397家,留在镇上的共153家,拥有打磨、切割、钻探三大系列100余种产品,形成了集原料销售、产品加工、成品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钻石产业。

这一历史悠久的传统产业,具备地域特征、行业特征、技能特点,带动作用强,从业人员众多,已经成为万安镇的主导产业之一。近年来,万安镇钻石产业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产品升级,用智能化手段提升生产效益,推动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升级。

产品更多元

圆润的刀身,温润的锋芒,几十克的重量,看似普通的金刚石刀具,却能在机械加工的钢铁丛林里掀起一场又一场的效率革命,当它用于数控磨床中时,金属碎屑会在打磨处尽情飞扬。

金刚石,俗称“金刚钻”,是一种由碳元素组成的矿物,经过加工后即为我们常说的钻石。金刚石拥有极高的硬度和耐磨性,且强度高、导热性好,以其为原料加工的刀具可用于机械加工中的切削、切割、磨削、铣削等工艺,堪称“削铁如泥”,是理想的机械加工刀具。

山西锐倍特超硬刀具有限公司车间内,工人在生产钻石刀具。

如果你想目睹钻石刀具加工的场景,第一选择是到万安镇。山西锐倍特超硬刀具有限公司是万安镇钻石产业的重点企业,其主要产品有钻石成型刀、修刀、砂轮刀、磨刀等。

走进锐倍特公司,一幅生动的刀具加工画卷徐徐展开——

生产车间内,工人将钻石粉、冶金粉按照既定的比例均匀混合后放入模具,在高温高压的作用下,压制出一个长方体的刀身。圆柱形刀柄和长方体刀身经过镶嵌工艺连接起来,组成一个完整刀具,经过表面处理即制作完成。另一车间内,工人使用激光切割机将人造钻石切割成客户要求的形状,再进行打磨,数控机床正在加工刀柄,完成后便可进行镶嵌。

锐倍特公司产品种类很多,以常用刀具为主,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精密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年产值近500万元。万安镇钻石产业历史悠久,从业人员众多,技术比较成熟,这些都为锐倍特公司稳定生产创造了良好条件。

赵泽辉是锐倍特公司的总经理,是万安镇赵村人。他今年48岁,从18岁开始从事钻石产业,至今已经30年,他见证了万安镇钻石产业的发展历程,也见证了全镇产品的升级过程。

赵泽辉告诉记者:“从我开始做钻石产业至今,公司前后搬了5次家,特别折腾。直到2012年10月搬到万安钻石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后,这才稳定下来。公司位置定了,心里更踏实了,产品产量自然就提高了,产品种类也跟着多了起来。这些年,不仅是我们公司,整个万安生产的刀具种类也越来越多。不夸张地说,不管你想买什么类型的钻石刀具,在镇上都能找得到。”

钻石刀具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因磨损逐渐失去切削能力,需定期更换,从本质上来说是消耗品,这也就意味着其复购率高、市场需求大。基于此,锐倍特公司将主导产品定位为传统刀具,与此同时公司也在研发附加值更高的工艺饰品。

几年前,锐倍特公司就开始做钻石饰品。“我们会在原材料中挑选成色比较好的,打磨后送往合作的珠宝加工企业进行再加工,然后销售给顾客。钻石饰品附加值更高、利润好,未来公司会逐步增加这部分产品的生产。”赵泽辉说。

链条更完善

上午9时,万安镇钻石经销商吴良杰来到自家店内。他熟练地戴上头灯,仔细检查刚接收到的天然钻石。这批钻石一共有10包,大小不同、形态各异,表面的光泽度也不尽相同。吴良杰记录下每包钻石的净度、形状、亮度等数据,为产品销售做着准备。

万安镇钻石经销商销售的天然钻石。

不一会,吴良杰的电话响了。万安钻石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的一家加工企业负责人要订购100颗天然钻石,吴良杰赶紧记下客户需求,装好钻石等着客户过来取货。

吴良杰做钻石销售已经30多年了。刚开始时,他通过二手商买入钻石。后来生意越做越大,他就自己走出国门去进货。“天然钻石基本都是去比利时进货,进货要考虑客户需求,也要根据现有库存来决定。天然钻石价格贵,现在很多加工企业开始改用人造钻石,这些人造钻石都是从郑州进货的,销量也不错。”吴良杰指着一包包钻石告诉记者。

吴良杰的钻石经销店位于基地附近,离万安镇的钻石加工户很近,在地理位置上占据绝对优势,很多加工企业都到这里购买钻石。除此之外,万安镇钻石行业从业者分布在全国各地,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地都有加工企业,吴良杰的钻石也随之销往全国各地,每年销售额近1000万元。

“钻石是制作刀具的主要原材料,这个市场很大。天然钻石性能更好,人造钻石却有价格优势。未来除了销售天然钻石外,我计划与人造钻石的生产厂家合作进行代理。”吴良杰表示。

吴良杰在钻石销售上的成功,侧面反映了万安镇钻石产业链条的完整性。可以说,从原辅材料到单晶合成、微粉加工、制品生产,万安镇拥有钻石产业的全链条发展格局,在复合刀具、磨削刀具等方面处于优势地位,其生产加工的产品用于大型船舶的主轴轴承、燃油汽车的轮轴等领域。

据悉,全国共有万安籍全链条钻石生产户397家,留在镇上的共153家。万安钻石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总占地50亩,可容纳69户企业入驻,基地设有办公场地,各项服务职责明确,并配备专人定向服务。目前,基地入驻40余家生产加工企业,带动就业6000余人,年产值超4亿元,主导产品有打磨、切割、钻探三大系列100余个种类,部分产品出口韩国以及欧美国家,是山西乃至华北最大的钻石加工基地。

同时,越来越多在外的万安籍钻石生产加工企业家主动返回故乡,或者计划返回故乡。相信未来随着这些企业的入驻,万安镇的钻石产业链条会更加完善。

技术更先进

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技术创新能提升钻石刀具的切削速度,延长刀具使用寿命,还能提升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万安镇钻石产业的技术创新体现在方方面面,其中最重要的一项便是产学研合作。

锐倍特公司生产的数控磨床成型刀具。   

产学研合作能够整合资源、互补优势,推动技术转化——

锐倍特公司与运城学院就金刚石表面去石墨工艺进行合作,其研究成果帮助企业精准利用天然钻石,降低了废品率;

万安钻石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与运城学院合作共建超硬工具工程技术中心,推动产学研合作走深走实;

锐倍特公司委托运城学院进行金刚石刀具用钎焊金属粉末的开发,为超硬工具技术提升和产业化贡献力量;

……

“我们出题,高校答题,通过产学研合作,我们解决了很多生产难题。比如说,刀身和刀柄焊接的时候提前镀覆金属可以更牢固,切缝如何去炭化等,这些细小处的问题通过高校的专业知识一一得到了解答,提升了成品率和产品质量。”赵泽辉说。

制定行业标准可以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引导企业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发展,推动整个行业的升级和转型——

过去,钻石刀具行业没有统一标准,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其中最关键的一点是:由于钻石价格贵,少数加工户在刀身上偷工减料,而客户无法通过刀具外观判断钻石用量。为此,以赵泽辉为代表的加工户正在加速推动行业标准的研究和建立。

采访过程中,赵泽辉向记者演示了如何估算钻石用量。只见他右手拿着游标卡尺,左手拿着一把磨刀。他用游标卡尺测量钻石直径,3.6毫米,对照表上对应的钻石重量是50分。

“刀具制作完成后钻石拆不下来了,客户想知道钻石的重量很难。但是钻石露出部分的直径是可以测量的,自从我们研发出了这个对照表,客户一测就知道刀具用了多少钻石,生产户也会按照标准进行生产。别小看这个表,这对于规范整个行业的作用很大。镇政府非常支持我们参与制定行业标准,帮助我们联系专家、准备资料等,相信不久后这项标准就会落地。”对于行业标准,赵泽辉满怀期待。

如今,万安镇钻石产业正迎来转型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万安镇政府高度重视,在技术创新、产学研合作、品牌化经营等方面给予了大量支持,鼓励企业通过强强联合、多元发展、集聚发展,推动钻石产业转型进阶。

文/记者 李星星 图/记者 陈方斌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