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07-21
本报讯(记者 范 娜)7月15日晚,运城网红打卡地——盬街,人头攒动,一场别开生面的新《反洗钱法》宣传演出在盬街戏楼前热闹开演。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运城市分行联合“名嘴相声”的演员将法律知识融入相声、歌曲、戏曲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表演,搭配紧张有趣的互动答题,让逛街纳凉的市民在欢声笑语中读懂“反洗钱”。
“天上不会掉馅饼,‘跑分’洗钱是圈套。”舞台上,两位相声演员你一言我一语,用接地气的方言抖着“包袱”,把“出租银行卡涉嫌洗钱”“警惕跨境赌博洗钱陷阱”等案例融入段子里,台下观众听得入神,时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剧情起伏间,“洗钱的坑”被拆解得明明白白。“这节目看得懂、记得牢!以后可得看好自家银行卡,不能随便借人。”刚散场的张大爷拿着宣传手册,跟身边的老伙计念叨。
演出间隙的互动答题环节更是点燃全场。“新《反洗钱法》是什么时间正式实施?”主持人话音刚落,台下立刻举起一片手。“我知道!2025年1月1日!”一个看节目的阿姨抢答成功,笑得腼腆又得意。从
“什么是洗钱罪”到“保护自己的三要三不要”,一道道题串联起新《反洗钱法》的核心知识点,答对的市民还能领到定制的折扇、抽纸等小奖品,实用又有纪念意义。“以前觉得反洗钱离咱老百姓远,今天听了看了才知道,原来出租微信、帮人转账都可能踩雷。”正在盬街打卡的市民李女士说,这种在逛街时“顺便”学知识的方式,比看宣传单生动多了。
“盬街是年轻人爱来、老百姓常来的地方,我们就是想把法律条文变成‘接地气’的家常话。”邮储银行运城市分行相关人士介绍,今年新《反洗钱法》实施后,银行一直在琢磨“怎么让群众听得进、记得住”,这次走进网红街区,就是希望用“沉浸式”体验打破普法的“距离感”,让反洗钱意识像盬街的烟火气一样,融入大家的日常生活。
演出持续近两小时,吸引了300多名市民驻足参与。不少人拿出手机拍摄精彩片段,在朋友圈分享“反洗钱知识点”。这场“逛着街、看着戏、学法律”的宣传活动,不仅让盬街的夏夜更添活力,更让新《反洗钱法》的“防护网”在欢声笑语中织得更密、更牢。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