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

凝心聚力推进乡村振兴

——新绛县万安镇建设富裕和美乡村纪实

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07-21

新绛县万安镇辖10个行政村1.89万人,耕地4.76万亩。近年来,万安镇深入学用“千万工程”经验,以党的建设为引领,以乡村振兴为主攻目标,因地制宜,扬长补短,充分发挥主导产业优势,大力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有效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建设富裕和美乡村取得明显成效。

发挥主导产业优势

夯实农民增收基础

万安镇坚持从本地实际出发,因势利导,合作发展,扶持培强油桃、金刚石两大优势主导产业,逐步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不断夯实农民增收致富基础。去年,万安镇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列全县前茅。

发挥油桃产业优势。万安镇土质、气候适宜种植油桃,经过30年发展,目前全镇的种植规模已达3.6万余亩,占到全镇耕地面积的75%。油桃栽培以大田为主、设施大棚为辅,现有设施大棚油桃近3000亩,形成了早、中、晚熟三大系列30余个品种,油桃上市时间长达5个月,果品口感好、甜度高、销路畅。在全镇26个油桃专业合作社和200余名油桃经纪人的带领下,优质油桃年产10万余吨,年销售额超过3.6亿元,农民人均年收入2万元。油桃不仅畅销国内,还远销到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越南等国家,万安镇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的连片优质油桃生产基地和销售集散地。同时万安镇积极探索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连续举办十二届桃花节,累计接待游客上百万人次,进一步提升了万安油桃的知名度,带动全镇农民增收致富。

发挥金刚石加工产业优势。万安镇素有“天下钻石第一镇”之美誉,已形成从原辅材料、单晶合成、微粉加工、制品生产到钻石培育的全链条产业格局,在复合刀具、磨削刀具等方面处于垄断地位,其生产加工的产品用于歼20发动机、大型船舶的主轴和轴承、燃油汽车的轮轴等国家重点项目。目前全国共有万安籍全链条钻石生产户397家,留在本地的生产户153家。前几年镇政府建立了万安钻石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占地50亩,可容纳69户企业入驻,基地服务机构设有办公场地,明晰各项服务职责,安排专人定向服务。目前该基地已入驻40余家生产加工企业,带动就业6000余人,年产值超过4亿元,主导产品有打磨、切割、钻探三大系列100余个种类,形成了集原料供销、产品加工、成品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钻石产业市场,部分产品出口韩国、欧美等国家,是山西乃至华北地区最大的钻石加工基地。

培育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万安镇党委、政府积极引导各村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多元化探索发展特色产业,不断提高各村发展质效,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去年,全镇村级集体经济收入320余万元,其中,万安村超过100万元,榆村超过50万元,天地庙村和杜庄村都超过30万元,其他6个村均超过15万元。

优化农村生活环境

努力建设和美乡村

近年来,万安镇坚持以优化农村生活条件、建设和美乡村为重点,不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大力整治农村人居环境,进一步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建设“四好农村路”。东马至阳王东张、天地庙至阳王新红两段4.1公里的“四好农村路”顺利通车。对榆村口至天地庙北3.8公里的桃花节观光路、万安村至柏壁村3.3公里的乡道、樊村进村口至河坝2公里的村道进行拓宽并铺设油路。完成“榆村—万安—杜庄”4.6公里、梁家庄进村2.5公里道路建设及下水管网铺设工作,确保了全镇货物运输畅通。

硬化村道、改造管网。在西马、赵村、樊村硬化道路2090米、改造排水管网2620米、硬化边坡1300平方米。实施柏壁村东西街排水管网工程,对榆村东榆组整个管网进行改造,对西榆组小巷排水管网进行铺设。在天地庙建设生态广场、提升泊池周边环境以及“三线入地”。在万安村主街空闲地建设公共停车场,可容纳50辆汽车停放,解决了停车难题。

高标准绿化道路。投资150多万元,对各村主要交通干道、进村路进行高标准绿化,栽植银杏、雪松、冬青球、高杆冬青、高杆月季等各类苗木1.35万余株,绿化小游园3713平方米。配合县林业局完成临夏路8公里和桃花节沿路3.6公里绿化任务。构建了清新美观、干净整洁的绿色走廊。

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坚持“清拆改种建”五治并举,先后拆除违建、废弃建筑和残墙断壁82处,清运生活垃圾4050余吨、农业生产废弃物303余吨,清理农村黑臭水体4处,整治“六乱”3661处,村庄绿化8000平方米。在各村设置桃树枝集中堆放点30处、占地66亩,由第三方公司负责定期清运回收,有效解决了道路两旁桃树枝乱堆乱放的问题。加快推进农户“煤改电”工作,全镇已完成2165户。配合县住建部门完成西马村、万安村大街立面改造和门头更换,镇区风貌形象明显改观。

坚持以党建为引领

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万安镇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加强网络化治理和信访维稳工作,积极争创“平安建设示范乡镇”,不断优化社会公共服务,增强文化振兴“软实力”,有效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提升网格化治理效能。围绕“全镇一张网、一网管全镇”的思路,积极构建“网格长+全科网格员+微网格员”三级治理模式,将全镇20个全科网格细化为169个微网格,将大学生村官充实进网格员队伍,常态化开展网格员专题培训,提升网格员素质,发挥网格员作用,优化网格管理。深入开展“敲门行动”,对安全隐患、矛盾纠纷、重点人员、重点场所进行仔细摸排,发现苗头,及时化解,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去年全镇摸排矛盾纠纷及安全隐患86起,化解率100%。

高度注重信访维稳工作。结合实际情况,镇党委制定了“一周一排查,一周一调度”工作制度,由镇党委副书记牵头,每周开展动态排查,收集各村信访问题,由各村干部提前介入,包村镇干部协同配合,真正把信访问题解决在当地,化解在萌芽状态。去年全镇排查化解矛盾纠纷58起,办结12345政务服务热线投诉101件,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

争创“平安建设示范镇”。高标准建设万安镇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并配备办公设备,依托“行政执法大讲堂”,开展线上线下培训,为12名执法队员统一配发执法服装,持证上岗,促进执法规范化。高标准打造赵村综治中心,扎实有序开展了国家安全、反邪教、禁毒、防灾减灾、防范非法集资等宣传活动,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积极争创省级“平安建设示范乡镇”。

持续优化社会公共服务。加快完善覆盖全民、保障适度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做实做好居民医保参保、社会养老保险和就业创业服务三大工作,充分利用各村便民服务中心,开展就业社保服务村村全覆盖工作,提高服务的精准度和高效性,真正将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提升文化振兴“软实力”。持续开展“五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等评选活动,规范村规民约,将倡导厚养俭葬、抵制高价彩礼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充分发挥各村红白理事会作用,全面推动移风易俗,营造文明节俭新风尚。依托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常态化开展理论宣讲、技能培训、志愿服务等活动。

(张志斌)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