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08-04
近日,万荣县解店镇北解村夜市休闲文化广场迎来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医药文化惠民活动”。万荣县中医医院巧妙融合传统中医文化与现代夜市经济,打造出集健康咨询、中医体验、文化传播于一体的夜间盛宴。此活动不仅为市民提供便捷中医服务,更以新颖形式吸引众多年轻人参与,成为万荣夜经济中一道独特风景线。
中医进夜市
夜幕降临,北解村夜市休闲文化广场热闹非凡,与往日不同的是,这里弥漫着一抹独特的药香。数十名身着白大褂的万荣县中医医院医护人员,在搭建的摊位前忙碌不停。有的为市民把脉问诊,有的现场调配中药茶饮,还有的演示推拿手法,将传统中医的“望闻问切”与夜市的烟火气完美融合,打造出别具一格的“健康夜市”。
“医生,我最近总失眠,能帮我看看吗?”一位年轻女士坐在义诊台前,伸出手腕。医生仔细搭脉,结合她症状,诊断为“肝郁气滞”,并建议她调整作息。
“没想到逛夜市还能看中医,真是太方便了!”市民薛茹带着孩子体验推拿后感慨道。她说道,平时工作忙,很少有时间去医院,这次在夜市就能享受专业中医服务,还能学到育儿知识,一举多得。
活动现场设置多个功能区域,专家义诊区里,医生们耐心解答市民的健康疑问;中药体验区中,降压膏、瘦身塑形膏等特色中药制品吸引不少市民驻足咨询。酸梅汤等夏日养生茶饮也成为年轻人的“新宠”。医护人员一边服务,一边耐心讲解中医养生知识,让原本晦涩难懂的中医理论变得通俗易懂。
“三伏贴是冬病夏治的典型疗法,通过在夏季贴敷药物,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预防冬季易发的疾病。”万荣县中医医院工作人员武倩向市民介绍道。她表示,选择在夜市举办中医活动,是为了让更多人尤其是年轻人接触、了解并爱上中医这门传统医学。
“我们的活动截止到8月8日,每周一到周五进行,科室每周轮换,今天带来的是三伏贴和推拿项目。”武倩介绍道。现场最受欢迎的是儿童保健服务,王女士带儿子同时体验了三伏贴和推拿后说:“医生讲了三伏贴能增强孩子抵抗力,比吃药温和。”
夜经济新玩法
北解村夜市休闲文化广场的改造升级,为中医夜市的落地提供了完美载体。这座占地9000多平方米的美食广场,集生态绿化、特色美食、妙趣夜市于一体,通过特色商亭、网红打卡点等设计,打造出复合型业态空间。广场内规划了特色小吃区、潮流区、舞台区等多个功能区域,可满足不同消费场景的需求。
中医摊位与周边美食摊位形成互补。吃完烧烤的市民可以喝杯酸梅汤,逛累的孩子可以去推拿区放松,这种“舌尖享受”与“身心滋养”的衔接,构建起独特的夜经济生态链。
广场舞台上的八段锦教学和中医夜市上的少儿推拿体验区相互呼应。人们跟着学养生操,家长为孩子检查体态,夜市的喧闹中多了几分对健康的关注。康成辰医生表示:“很多年轻人平时久坐,颈椎问题严重,教他们几个简单动作,能立刻缓解不适。”10余名市民跟着医生一招一式地练习。“平时久坐办公室,颈椎特别难受,这几个动作做完感觉轻松多了。”市民王丽丽说道。
赵宁和女友是中医夜市的“忠实粉丝”。两人从社交媒体上刷到活动消息后,专程赶来体验。“我女朋友对养生很感兴趣,我们抱着玩的心态来的,结果发现这里既能号脉、推拿,又能喝中药茶饮,比去医院轻松多了。”小赵笑着说。他总结道,中医夜市“能品、能看、能玩,还能治未病、学养生、长知识”,完全颠覆了他对传统中医的印象。
“我们不仅要有‘舌尖上的享受’,更要有‘身心上的滋养’。”广场相关负责人介绍,引入中医夜市是丰富夜经济内涵的重要尝试。
夜市休闲广场上,周边摊位的水果叫卖声此起彼伏:“可甜可甜的油蟠桃10元8斤!哈密瓜10元5斤!”葡萄、油桃等时令水果琳琅满目。中医摊位的药香则与之形成奇妙互补,共同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夜生活画卷。
传承中医文化
在中医夜市的热闹中,中医传承的种子也在悄然播撒。这里不仅是健康服务的场所,也是中医文化传承与交流的前沿阵地,为夜经济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带动了周边多家小吃摊增收,形成了“中医诊疗聚人气、周边消费增活力”的良性循环。
中医夜市成为中医文化亲子传承的小课堂。孩子们在医护人员的引导下观察着推拿手法,不少家长也跟着学习简单的推拿技巧。一位年轻妈妈正跟着医生学习为孩子捏脊,她模仿着医生的动作,医生耐心地纠正她的手法并讲解捏脊对孩子的好处。孩子们在体验推拿的过程中,也感受到了中医的神奇,从小就对中医有了初步的认识和好感。
随着中医夜市人气的不断攀升,周边的小吃摊也迎来了生意的黄金期。原本相对冷清的小吃摊位,如今变得热闹起来。烤串摊前,陈师傅熟练地翻动着烤架上的肉串,“嗞嗞”作响的声音和诱人的香味吸引着过往的市民。陈师傅表示:“自从中医夜市开了以后,来我这吃烤串的人渐渐增多。很多人看完中医,就会顺便来吃点东西。”
中医夜市与小吃摊的融合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丰富的消费体验。消费者在看完中医后,可以品尝到各种美味的小吃;在享受美食的过程中,又可以感受到中医文化带来的健康关怀。这种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满足,让消费者更加愿意来到夜市,进一步推动了夜经济的发展。
据了解,活动自7月上旬开展以来,已有数千人次参与。武倩说:“中医夜市的火爆,说明大家对健康养生有迫切需求。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中医药文化走出医院,走进群众生活,让更多人感受中医药的魅力。”
今年以来,除万荣县外,我市还举办了多场中医夜市。从繁华的商圈到偏远的乡镇,中医夜市的摊位前总是人头攒动。越来越多的“中医+夜市”“中医+商圈”模式,不仅增加了经济活力,也让中医药文化成为能治未病、能解忧愁、能添乐趣的生活智慧。
在不同的中医夜市,医护人员化身“摊主”,中医药传统文化得以弘扬。中医夜市上的各种新尝试,也让一大批青年中医“破圈”成长,促进中医药文化“传”在当下。
夜色渐深,市集的热度丝毫未减。药香与欢笑在晚风里飘荡,这场融合传统与潮流的健康盛宴,正让中医药文化以更鲜活的姿态,成为夏夜最动人的“烟火气”。
记者 李 岩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