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07-23
本报讯(记者 邢智轩)党员教育培训是党的建设基础性经常性工作,近年来,河津市龙门村以党建为引领,通过整合红色资源,打造“六位一体”党性教育阵地,构建“五大教学模式+六大特色课程”体系,努力推动基层党员教育工作润心见行,切实将教育成果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
整合红色资源构建“家门口”教育矩阵。依托革命老区红色底蕴与党建实践优势,打造“六位一体”党性教育阵地。挖掘王震将军抢渡黄河革命历史事件,依托抗日烈士纪念碑等红色资源,建成党建馆、爱国主义教育馆等实体教学点;融合“禹凿龙门”历史文化与明清一条街、龙门景区等文旅资源,形成“红色教育+历史传承+实践体验”的立体教育格局,成为基层党员“家门口”的学习阵地。
沉浸式体验激活理论实践“双引擎”。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构建“五大教学模式+六大特色课程”体系。现场教学中,学员在党建馆重温入党誓词,在抗日烈士纪念碑前聆听革命故事。专题课程聚焦“党建引领共同富裕”,由龙门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原贵生讲授龙门集团172万吨焦化转型项目等案例,实现“理论课在教室、实践课在现场”的深度融合,学员结业反馈“听得懂、用得上”。
党建赋能推动乡村振兴“加速度”。将党性教育与中心工作深度绑定,形成“培训—实践—转化”闭环。党员干部通过观摩教学了解龙门集团“焦化、新能源、建材、电力、贸易、房地产、旅游”七大产业布局,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发展动能。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