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城市管理部门积极打好防汛“主动仗”——

做好万全准备 守护城市安澜

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07-23

“七下八上”,防汛为上。当前我市已进入主汛期,降雨天气增多,做好城市防汛工作,对于维持城市稳定发展、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至关重要。为确保主汛期期间,特别是强降雨天气期间城市能够正常运转,市城市管理局排水服务中心提前谋划,制订详细的防汛应急处置方案,完善防汛应急机制,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做好“雨前、雨中、雨后”各项应急处置工作,确保城市安全度汛。

每次降雨期间,整个城市防汛应急机制是如何运行的?各相关部门如何快速响应、分工协作、应急处突?7月20日,记者采访了市排水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

移动泵车准备抽排

降雨来临前,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各点位应急值守人员全部到位。为更好地应对突发性强降雨天气,市城市管理局联合市气象局对天气情况进行提前研判,及时发布城市内涝气象风险预警信息。接到预警信息后,市城市防洪应急工作指挥部根据情况发布通知,启动防汛抢险应急预案。

收到预案启动通知后,根据既定安排,各点位防汛抢险人员第一时间赶到责任区域,开始降雨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为确保防汛抢险工作高效有序,我们提前将各点位工作人员分为现场清扫组、防汛抢险组、现场警戒组及应急抽排组。到达现场后,首先由现场清扫组人员提前清扫路面垃圾和落叶,防止井盖被落叶和垃圾堵塞,影响雨水下泄的速度;随后,由防汛抢险组和现场警戒组人员在井盖上安装防汛警示牌,并留专人在附近值守,确保市民通行安全。”市排水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

打开雨水井助排

降雨来临时,人工助排加机械抽排,对积水较深处采取交通管制。据了解,除了在各点位安排人员进行人工助排外,今年该中心提前对应急抽排人员和抽排车辆进行了合理安排,在中心城区人民路、大禹街、华林逸墅小区门口、解放路与涑水街交叉口、河东东街(芦子沟村北)等地势低洼、雨水排放出路不畅的路段,安排专人专车进行机械抽排,提升强降雨期间排水能力。

如因降水强度较大,造成部分路段积水较深,影响市民正常通行,险情处置组会将积水较深地段的雨水井盖全部打开进行人工助排;现场警戒组会利用警戒线和隔离墩,对积水路段两端道路进行局部封闭,防止车辆、人员进入积水较深地段,并对过往车辆和行人进行交通疏导。如果积水水位继续上升,应急抽排组人员将启动移动泵车全力抽排,确保路面积水尽快消退。

设置防汛警示牌

降雨结束后,收回设备并复原井盖,全面清扫恢复路面整洁。待到路面积水下降至安全水位,应急抽排组人员会立即关停泵车,由防汛抢险组和现场警戒组用工具清除堵塞在雨水井盖上的杂物,并将打开的检查井盖全部复原,确保道路通行安全。最后,防汛抢险人员将所用设备收集完毕,现场清扫组人员对路面的淤泥、垃圾等进行冲刷清理,确保路面不留脏污。 

记者 祁克宁 樊慧敏 文图

城事心声

防汛抢险是一项系统工作,每个环节都容不得半点马虎。从“雨前”的气象研判、预案启动、人员就位,到“雨中”的人工助排、机械抽排、交通疏导,再到“雨后”的设备回收、路面清理,每个环节都如精密齿轮般咬合运转。“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化作清扫落叶时的细致、值守警戒时的专注、应急处置时的果断。

  城市安然度汛的背后,是无数人用提前谋划的智慧、分工协作的默契和直面风雨的担当,为市民撑起了一把看不见的“保护伞”。相信在这些工作人员的守护下,我们的城市在面对风雨时会更加从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将更有保障。 

 记者 樊慧敏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