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07-14
盛夏时节,运城博物馆里活跃着一群特殊的身影。来自运城学院的数十名学子,放弃假期休闲时光,化身志愿者穿梭于展厅之间,用青春热情服务四方游客。
走进博物馆展厅,运城学院中文系大一学生庞一博正手持讲解器,为游客介绍馆藏文物。“接下来跟随我一起了解文物知识吧。咱们1号展厅聚焦‘华夏寻根’,单是运城境内,就有10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他声音清亮,言语间满是对家乡历史的自豪。从陶片堆积墙的岁月痕迹,到地形地貌沙盘的立体呈现,再到商代前庄圆鼎的古朴厚重,一件件文物在他的讲解中变得鲜活有感。尽管自称“讲解新手”,但庞一博总是主动邀请游客提出建议,只为不断打磨讲解技巧,让每段历史故事都传递得更精准动人。
在博物馆入口处,运城学院中文系大二学生李嘉琪则专注于为游客提供存包引导、咨询解答等服务。“作为汉语言专业的学生,这次志愿服务让我收获很大。”她笑着说,面对不同年龄、不同需求的游客,学会了灵活调整沟通方式,随机应变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
从展厅讲解到便民服务,运城学院的学生志愿者们分布在博物馆的各个角落,用耐心解答疑问、用细心提供帮助、用热心传递温暖。正如运城学院中文系团总支负责人张琳洁所说:“暑期志愿服务不仅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传播文化,更在实践中增强了他们的文化自信,让青年学子在服务社会中深刻感悟责任与担当。”
这个夏天,这群年轻的志愿者以青春之名,架起了游客与历史文化之间的桥梁,让博物馆里的千年故事,在欢声笑语中传播得更远。
记者 景斌 通讯员 王洁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