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07-11
□南崇俊
徘徊在城市的夏夜,会不由地想起乡村的夏夜来。小城的夏夜,暮色早就将夜罩得很深了,但依然市声不断,嘈杂如潮,每个角落还有热浪萦绕。而乡村的夏夜与小城相比少了份浮躁、嘈杂、闷热、流光溢彩。
记得少时乡村的夏夜很静很美。随着白日里的燥热渐渐散去,星空显得格外高远。一轮满月,如一朵盛开的玫瑰花饱含浓香,开在碧霄,乡村便沐浴在玫瑰色的月光里。月光下,远山、村庄、田野、池塘就像披上一层薄薄的白纱,看得见却不是那么真切,依稀朦胧,和白天热辣辣的景象完全不同。
夏天的夜晚是温馨的。乡村静卧在青龙似的大山脚下,绿树翠竹掩映着农舍,花香鸟语缠绕着农舍,庄稼果木环抱着农舍。此时月光像一片轻柔的巨大的白绸子把乡村包了起来,一阵清凉的夜风悠悠吹拂,送来温馨的泥土气息和庄稼幽香;夜风像一壶老酒,把房前屋后的树灌得有点微醉,细小的枝叶摆来摆去,弄出些细雨样的沙沙声。月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如山菊花似的细碎,星星点点地洒在院子里;几扇窗子染上蜡黄的灯光,隐隐约约从绿纱帽透射出来,融入月色里。进入盛夏“三伏天”,持续高温,酷热难熬,庄户人吃完饭,端盆凉水冲冲,拉一张炕席放在当院,穿着短裤接纳一阵微风吹来的清凉,心里很快漫溢上一份舒适和惬意。沐浴着月之光华、星之清辉,就会把白天的劳累抛到脑后,让夜的优美和宁静流淌在心间。
夏天的夜晚是静谧的。乡村是安静的,并不是绝对的静。月光静静地泻在大地上。白天吸足了阳光的庄稼,此时也在使劲地拔节疯长。夜光灯下,一些人家的门前,坐着一些上了年纪的人,手拿扇子,三五成群聚在一块拉着家常,路灯照射,人们簇拥在绿树荫下。飒飒的晚风牵着柔柳的纤手,蟋蟀在草丛间低唱,小飞蛾在翩然起舞。温软的风吹拂着街上的一排排树木,让乘凉的人们沐浴在清凉的微风中。孩子们在大人们的一旁嬉戏玩耍,人们尽情享受着夏夜带来美丽景色。不想在闷热的房间里待着的年轻人,自己在巷道摆上桌椅,饮着冰镇的饮料,自成一道独特风景。这时,风从空中吹来,习习凉风带走了昼日的烦与忧,让人感到丝丝凉意,浑身清爽。另有一群汉子头扎在一起,或蹲或坐或站,在玩“成方”,白天吼过风雨的嗓子,此时温柔了许多,沉默了许多,也没有争吵,没有喧华,偶尔,半天才从口中吐出一个“成”字,接下来是“光”,手指轻轻一挟将对方子儿丢掉。顺着村口传来一阵车铃声,原来是在附近厂子里打工的小姑娘加夜班回来了,一阵嘻笑声过后,村庄很快又恢复了宁静。
一阵清凉的夜风轻轻掠过,它似一壶老酒,将屋后的树、田野里的庄稼灌醉,它们摇摆着,发出欢快、活泼的“沙沙”声。田野里,蛙声、虫声此起彼落,一浪高过一浪,“呱呱呱”“嗡嗡嗡”,连提着一闪一闪灯笼萤火虫也来凑热闹。远处传来几声犬叫声,牛脖子下的铃铛“叮零叮零”作响,多么好听!这是一首独一无二的夏夜乡村美景主题音乐交响曲。
夏天的夜晚是多姿的。沉静的是湖蓝,纯洁的是乳白,庄重莫过于镜头一角的墨黑。看到了静静的池塘,月色荷花清波把温煦的白天都环绕拥抱进怀抱,芬芳的香,缤纷的色彩画满了这甜美的夜晚。最热闹的乡村的夜晚,最初是被一群孩子搅乱的。三五个、七八个相互吆喝,最后集中在村头那棵老槐树下,手心手背分出对手,开始捉迷藏。
与孩子们来说,捉迷藏的游戏简直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是童年不可忽略的一笔浓墨重彩。孩子们风一样在夜色里奔跑。大树上、磨盘下、草垛里、老墙后,许多地方都暗藏着孩子们的身影,时常长了,影子就渗了进去,抹也抹不去,就成了美好的记忆。夜色越来越浓了,月亮把光辉洒满全村。周围是一片寂静:树、庄稼的酒醒了,不再发出任何声音;青蛙和虫也停止叫喊了;犬不叫了;牛脖子下的铃铛也不响了,这首独一无二的夏夜乡村美景主题音乐交响曲结束了。月光下只有那娇嫩的花儿在开放,隐藏着一股独特的乡村气息。
乡村夏天的夜晚,是宁静的、详和的、美丽的,特别是家乡的夜晚,犹如一幅优美的画卷,这美丽的景色永远印在我的脑海中,抹也抹不去。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