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07-09
“法官耐心细致的解释,让案子处理得清楚明白,我心悦诚服。”近日,在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司法释明中心签完调解协议的张先生感慨。他的心声,正是该院推行“全流程司法释明”机制的初衷——让公平正义可感可触。
面对当事人因法律知识不足易生困惑甚至质疑的难题,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全市推出覆盖诉前、诉中、判后及执行全流程的司法释明机制,依托专业团队主动释法、精准答疑,成为化解心结、提升司法公信力的“金钥匙”。
从困境到突破
构建释明新格局
机制的落地并非坦途。“案件数量大、法官时间紧,难以充分释明。法官直接释明若尺度把握不当,易引发当事人倾向性质疑,对司法释明存在畏难情绪。”永济市人民法院栲栳法庭庭长吴运武坦言初期困境。
转机源于实践。在一起邻里纠纷中,因农药误喷致40棵桃树绝产,赔偿金额僵持不下。吴运武邀请派出所民辅警、村干部和种植专家共同参与,从法理、情理、事理多角度释明劝导,促成双方迅速和解。
受此启发,永济市人民法院以运城市委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示范区的创建为契机,在辖区基层法庭探索构建由“镇长、法庭庭长、司法所长、派出所所长”组成的“四长会商”机制,凝聚基层治理力量,形成司法释明合力,实质化解纠纷。同时,该院设立司法释明中心,组建“1名员额法官+N(调解员、返聘老法官、律师、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等)”的专业团队,为当事人提供覆盖诉讼全流程的司法释明服务。诉讼服务大厅还配备了智能案例查询设备并辅以专人引导,帮助当事人理解规则、预判结果。目前,我市多个法院设立司法释明中心并已实质化运行。
从顾虑到认同
法官的释明动力
尽管增加了工作量,但法官们逐渐认识到司法释明的长远效能。“起初担心影响办案效率,后来当事人理解裁判逻辑和法律规定后,对裁判的认可度提高。这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上诉、再审、信访等‘衍生案件’,反而节省了整体办案时间和精力,实质提升了审判质量和效率。”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马金环表示。
司法释明中心的团队支撑,让法官释明更有底气。永济市居民杨某的婚约财产纠纷中,被告王某拒不到庭且坚持“彩礼不退还”。一审判决后,王某次日就提出上诉。深知此类型案件上诉处理不当易激化矛盾,承办法官刘艳峰向永济市人民法院司法释明中心申请协助。该中心迅速指派经验丰富的家事调解员与刘艳峰组成团队,精心准备类案和相关法律条文,向王某面对面阐明:“未办理结婚登记且共同生活时间较短,彩礼应当酌情返还。”法条与类案让王某的认识逐渐清晰,于次日主动请求调解并达成协议。这种办案方式,不仅实现了矛盾纠纷的实质化解,还节省了审判资源,提升了审判质效。“此次释明让我感到有强大团队支撑,更愿参与释明工作。”刘艳峰说。
新绛县人民法院法官张俊奇也对此深有体会。他审理的一起民间借贷纠纷,原告王某对利息计算方式不满,情绪激动欲上诉。张俊奇向该院司法释明中心申请,一位经验丰富的返聘老法官辅助释明。他们明确计算依据,厘清计算方式,细致解答每个疑问。近两小时的释法说理,王某紧锁的眉头逐渐舒展:“原来法院是依法依规计算的,我之前理解有偏差。”
从困惑到信服
当事人的真切获益
“真没想到,保险公司愿意和解,赔偿款这么快就到账了!”在夏县人民法院,拿到赔偿款的王女士难掩激动。在其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中,保险公司在一审判决后对护理费处理争议提出上诉,作为原告的王女士收到上诉状后,为了能够尽快拿到赔偿款,向夏县人民法院司法释明中心求助。承办法官吴晓娟积极搭建沟通平台,解决争议事项,最终促成保险公司撤回上诉并7日内支付赔偿款。
释明工作更注重主动参与助力社会治理。一起涉及39名安保公司雇员的欠薪纠纷中,雇员们集体到释明中心咨询。释明人员积极指导填写诉状、审查证据,并主动联系安保公司法人。在了解到双方均有调解意向后,及时将案件流转至调解中心,最终促成调解协议,切实将矛盾化解在诉前,消除在萌芽。
“司法的权威不仅源于裁判的公正,更植根于群众的理解和信任。”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说,“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释法说理就是沟通与信任的最好桥梁。”这把名为“释明”的金钥匙,正在河东大地持续开启理解法律、信服裁判、化解心结的大门,让公平正义之光可感可触,直抵民心。
记者 樊朋展 张蕊彤 刘凯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