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小程序架起连心桥

“码上解忧”赋能社区治理

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05-26

□记者 王露 通讯员 刘晓倩

近日,垣曲县社区服务中心清风岭社区积极探索创新,深度践行“互联网+政务服务”理念,推出“码上解忧”小程序,搭建起居民与社区之间高效便捷的数字化沟通桥梁,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全新动能。

  这款小程序聚焦居民日常生活中的“急难愁盼”,集成帮办代办、投诉建议、矛盾纠纷、社会救助等多项核心服务功能,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目标。其操作界面简洁明了,居民只需用手机扫码,就能进入小程序,无论是开具证明、反映问题,还是寻求生活帮助,都能一键提交诉求,方便快捷。

接到问题

自“码上解忧”小程序投入试用以来,社区里温暖的故事不断涌现。5月7日,长期在外地工作的小区居民李先生,因前往自来水公司办理业务,急需开具居住证明,他试着通过小程序提交了诉求。令他没想到的是,社区后台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就收到了消息,不仅即时开具证明,还提供“送货上门”服务。收到证明的李先生激动地说:“常年在外,这个小程序真是帮了我大忙,办业务再也不用来回奔波!”

5月14日,蔬菜公司的白阿姨同样感受到了小程序带来的便利。因患有脑梗后遗症,白阿姨行动极为不便,而家中日用品又告急。无奈之下,她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在小程序上发出求助:“我腿脚不好,出不了门,希望有人能帮我购买物资并送货上门,我支付跑腿费”。社区工作人员看到诉求后,立即联系白阿姨详细了解情况,并迅速联动外卖小哥小王,为白阿姨采购了所需的日用品,并第一时间送到家里。当白阿姨拿出钱支付跑腿费时,小王却笑着拒绝了:“阿姨,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不收钱的,以后有什么需要,尽管找我们!”白阿姨感动得热泪盈眶,连声道谢:“真是太感谢了,这个小程序贴心,社区更贴心。”

解决问题

除了日常事务外,“码上解忧”小程序还担负起收集居民意见与建议的重任。通过小程序内置的投诉建议模块,居民可以随时随地向社区反馈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为社区治理提供宝贵的第一手资料。5月14日,居民老张通过小程序反映商业局家属院小区门口公厕外墙照明灯损坏,影响夜间居民如厕安全。社区得知后,立即组织工作人员现场查看并第一时间联系维修。老张看到修好的照明灯,高兴地说:“以前晚上上厕所总是黑漆漆的,现在亮堂堂的,心里踏实多了,这个小程序真管用!”

数据见证成效,温情传递服务。据统计,小程序试用短短半个月,居民扫码使用次数就达到了225次,社区已顺利完成帮办代办服务5件,妥善处理投诉建议两条、社会救助咨询两件、矛盾纠纷调处两件。对于每一条居民诉求,社区都保持着“秒级响应”,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清风岭社区工作人员表示:“我们时刻关注着小程序后台,居民的事就是大事,早一点回复,他们就能少一点担心。”

问题反馈

秉持着服务全体社区居民,不让任何一位居民掉队的宗旨,清风岭社区已启动小程序适老化功能开发计划。社区副主任马锦涛介绍:“我们计划在小程序中加入大字体界面,让老年居民看得更清楚;开发语音交互功能,他们只需说出诉求就能提交;还会设置一键呼叫功能,遇到问题能随时联系到我们。”未来,这些适老化设计将陆续上线,力求打破数字鸿沟,让老年居民也能轻松享受数字化服务的便利,真正实现智慧服务“一个都不能少”。

“码上解忧”小程序的推出,是清风岭社区探索智慧化治理、提升服务水平的重要实践。该社区党支部书记刘昌泰满怀信心地说:“待小程序正式上线后,我们还将持续迭代优化,不断丰富功能、提升服务体验,以更便捷、更贴心、更高效的服务,开启社区智慧便民服务的全新篇章,为基层治理现代化贡献更多力量!”

教居民如何用小程序

记者感言

在清风岭社区,“码上解忧”小程序带来的温暖与便捷令人动容。从外地居民远程开具证明,到行动不便老人获得物资配送,再到破损路灯迅速修复,每一个故事都彰显着数字技术服务民生的力量。小程序不仅是简单的沟通工具,更是社区服务初心的数字化延伸,用“秒级响应”践行着“居民的事就是大事”的承诺。看到社区已启动适老化改造计划,不让任何一位居民掉队,记者深刻体会到,科技只有与人文关怀深度融合,才能真正释放出温度与价值。期待更多这样的创新实践,为基层治理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记者 王露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