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05-23
2025年是我省新高考改革方案实施的第一年,政策调整比较大。为了让广大学生、家长和社会充分了解新高考的有关内容,以便在学习、应考等方面做好充分准备,迎接高考。市招生考试管理中心对2025年普通高考有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一、我省此次高考综合改革实施“3+1+2”模式。请问新高考改革“3+1+2”选考模式与现行高考文理分科有什么区别?
新高考“3+1+2”模式是这次高考综合改革的核心和关键,与现行高考文理分科主要有4个方面不同:
一是设考科目组合的逻辑体系不同。现行高考文理分科遵从学科体系,“3+1+2”模式在重视学科体系的基础上遵从育人体系,更重视引导学生个性发展。
二是考生选择考试科目机会不同。现行高考的文理分科仅有2种固定组合,学生只有2选1的机会;“3+1+2”模式,提供了12种选择机会,学生可根据个人爱好、兴趣、特长和拟报考学校专业要求自主选择,加大了自主学习的机会,也为高校科学选才提供了可能。“3+1+2”模式,促进了文理交融,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学其所好、考其所长的原则,更加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更多机会。
三是组织考试主体不同。现行高考使用全国统一试卷,考试由国家统一组织。改革后,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科目,使用全国卷,考试由国家统一组织。物理、化学、生物学、思想政治、历史、地理6门选择性考试科目,省级统一命题,考试由各省组织实施。
四是计分方式不同。现行高考以卷面分计总,新高考“3+1+2”模式下,“3+1”的科目使用卷面分,“2”的科目有6种组合,为使科目之间分数等值,需进行转换后才能相加。
二、新高考首选科目物理、历史以卷面原始分直接计入考生总成绩。请介绍一下为什么再选科目化学、生物学、思想政治、地理以等级转换分计入考生总成绩?等级分是如何转换的?
2025年改革后,高考招生录取按照物理、历史两个类别分列招生计划、分别划线、分别投档录取,首选科目相同的考生将使用同一试卷,考试群体相同,成绩具有可比性,因此使用原始分计入文化总成绩。但由于再选科目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试题难度差异和报考相应科目的考生群体不同,选考科目的原始分不具有可比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等级赋分,即需要将不同科目的原始分按照一定规则通过转换得到等级分(转换后考生选考科目成绩排队顺序与原始分排队顺序保持不变),以解决再选科目的原始分不具有可比性的问题,让选择不同高考科目的考生能够公平参加高考招生录取,最大限度地保证高考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等级分是按统一规则,由原始分进行等级划定后,再由等级转换而来的分数。在转换时以30分作为等级转换分的赋分起点,等级转换分满分为100分。
第一步,将每科考生的原始分从高到低划分为A、B、C、D、E共5个等级,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为15%、35%、35%、13%和2%。考生的原始分转换成等级。缺考、零分考生人数不计入转换基数,违纪或作弊考生计入转换基数,但转换后的成绩按零分计。
第二步,将A至E共5个等级内的考生原始分,按照等比例转换规则,转换到100~86,85~71,70~56,55~41和40~30分数区间,根据转换公式计算,四舍五入取整数得到考生的等级转换分。转换后的成绩一分一档,考生排序不变。
每科计算等级转换的基数都是为实际参加该科目考试的全部考生人数(含物理科目组合和历史科目组合的全部考生)。
三、此次高考综合改革,有一项重要的制度设计,就是健全高中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请介绍一下这一制度的有关情况?
综合素质评价是这次高考综合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下面从评什么、怎么评、怎么用3个方面给大家作一简要介绍。
一是评什么。综合素质评价主要反映学生全面发展情况和个性特长,注重考察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主要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劳动与社会实践等方面。我们正在研究制定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开发全省统一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就每个方面的主要考察内容和重点记录内容进行明确和细化,努力使评价既有方向性、指导性,又有操作性、针对性,做到科学公正。
二是怎么评。综合素质评价在高中阶段包括写实记录、整理遴选、公示审核、导入系统、形成档案等5个步骤。具体来说,主要是普通高中学校教师指导学生客观记录成长过程中集中反映学生综合素质主要内容的具体活动,并在每学期末指导学生整理、遴选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活动记录和典型事实材料,经班级或学校公示审核后,将相关信息及时上传至统一管理平台,最终形成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从而客观完整地反映学生在高中阶段的综合素质情况。
三是怎么用。根据“谁使用谁评价”的原则,各高校根据自身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要求,制定科学规范的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使用办法,并提前向社会公布。每年录取时,普通高中学校将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如实提供给高校。高校根据本校制定的评价办法,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进行分析,采取集体评议等方式作出客观评价,作为当年学校招生录取的参考。我省2025年普通高校录取时,将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提供给高校,作为高校录取的重要参考,其具体使用办法由高校在招生章程中向社会公布。
四、实施新高考后,在志愿填报以及招生录取上有何变化?
2025年我省普通高考实行“3+1+2”模式,高考报名不再分文理科。考生报考科类分为物理科目组普通类、历史科目组普通类、物理科目组艺术类、历史科目组艺术类、物理科目组体育类、历史科目组体育类,单独招生考试(高等职业院校单独招生、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单独招生、职教师资单独招生、残障考生单独招生、消防救援人员单独招生、保送生以及特殊拔尖人才选拔试点等)7个科类,考生报名时只能选报其中的一类。
志愿填报和招生录取也是考生和家长十分关心的问题。实施新高考后,在志愿填报和招生录取方面将有3个方面调整:
一是在志愿设置方面,从2025年起,考生填报普通高校招生志愿将采用“院校专业组”模式,将志愿填报的基本单位由现在的“院校”调整为“院校专业组”。招生院校根据不同专业(含专业或大类)的选考科目要求和人才培养需要设置相应的“院校专业组”。一所院校可设置一个或多个“院校专业组”,每个“院校专业组”内可包含数量不等的专业,同一“院校专业组”内各专业对选考科目的要求必须相同。
我省普通高校招生类别分为普通类、艺术类、体育类。普通类招生计划按照首选历史、物理科目组合分别编制,艺术类和体育类招生计划不分首选历史、物理科目组合,统一按艺术类或体育类编制。
(一)普通类
共设置4个批次,包括普通本科提前批、普通本科批、普通专科(高职)提前批、普通专科(高职)批。
(1)普通本科提前批
普通本科提前批分为A、B、C三段,招生院校(专业)为教育部批准可纳入提前批录取的本科院校(专业)。
A段实行非平行志愿投档录取,包括高校专项计划、军队院校的军事类专业、高校综合评价、参加我省统一录取的香港高校等本科招生院校(专业)。
B段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包括公安司法及其专项计划、北京电子科技学院、中国消防救援学院,国家公费师范生、地方公费师范生、国家优师专项、经批准的小语种、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提前批定向等本科招生院校(专业)以及其他经教育部批准的特殊高校(专业),共设置45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个院校专业组设置6个专业志愿和是否服从专业调剂志愿。
C段实行非平行志愿投档录取,包括地方优师专项、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公费农科生、航海类等本科招生院校(专业),设置3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个院校专业组设置6个专业志愿和是否服从专业调剂志愿。
(2)普通本科批
包括除列入本科提前批录取的其他本科招生院校(专业)(含国家专项、地方专项、文物全科人才、定向西藏就业、军队院校的非军事类专业、中外合作办学等),设高水平运动队单志愿、预科班单志愿和平行志愿3个志愿栏,单志愿栏设1个院校专业组志愿,平行志愿栏设置45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个院校专业组设置6个专业志愿和是否服从专业调剂志愿。高水平运动队单志愿栏、预科班单志愿栏仅限具备相应资格的考生填报,平行志愿栏中国家专项、地方专项、文物全科人才计划仅限具备相应资格的考生填报。
(3)普通专科(高职)提前批
包括定向培养军士生、公安司法类、航海类以及经批准可纳入提前批录取的专科(高职)招生院校(专业),实行非平行志愿,考生可填报3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个院校专业组设置6个专业志愿和是否服从专业调剂志愿。
(4)普通专科(高职)批
包括除列入专科(高职)提前批次以外的其他专科(高职)招生院校(专业),实行平行志愿,设置45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个院校专业组设置6个专业志愿和是否服从专业调剂志愿。
强基计划安排在普通本科提前批次开始前投档录取。
强基计划、拔尖创新人才、保送生、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单独招生、消防单独招生、职教师资单独招生、残障考生单独招生、港澳高校单独招生、飞行技术招生等按照相关规定录取。
(二)艺术类
共设置4个批次,包括艺术本科提前批、艺术本科批、艺术专科(高职)提前批、艺术专科(高职)批。
(1)艺术本科提前批:包括经批准的艺术类校考、戏曲类省际联考等本科招生院校(专业),实行非平行志愿,设置1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个院校专业组设置6个专业志愿和是否服从专业调剂志愿。
(2)艺术本科批:包括艺术本科提前批外的其他使用我省艺术类专业省级统考成绩进行录取的艺术类本科专业(包括公费师范生),实行平行志愿,设置45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个院校专业组设置6个专业志愿和是否服从专业调剂志愿。
(3)艺术专科(高职)提前批:使用戏曲类省际联考成绩进行录取的艺术类专科(高职)招生院校(专业),实行非平行志愿,设置1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个院校专业组设置6个专业志愿和是否服从专业调剂志愿。
(4)艺术专科(高职)批:包括使用我省艺术类专业省级统考成绩进行录取的艺术类专科(高职)专业,实行平行志愿,设置45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个院校专业组设置6个专业志愿和是否服从专业调剂志愿。
(三)体育类
共设置2个批次,包括体育本科批、体育专科(高职)批。
(1)体育本科批:包括使用我省体育类专业成绩进行录取的体育类本科专业,实行平行志愿,设置45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个院校专业组设置6个专业志愿和是否服从专业调剂志愿。
(2)体育专科(高职)批:包括使用我省体育类专业成绩进行录取的体育类专科专业,实行平行志愿,设置45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个院校专业组设置6个专业志愿和是否服从专业调剂志愿。
二是在志愿填报方面,志愿填报安排在高考成绩公布后进行。采取不同批次分段填报志愿的方式。
第一段:艺术本科提前批、普通本科提前批(A、B、C段);
第二段:艺术本科批、体育本科批、普通本科批;
第三段:艺术专科(高职)提前批、普通专科(高职)提前批;
第四段:艺术专科(高职)批、体育专科(高职)批、普通专科(高职)批。
实行网上填报志愿,考生在规定时间内登录指定网站及志愿填报系统完成填报。
提醒考生注意填报志愿前,应充分了解所填报高校招生章程相关规定,因不符合相关要求未被录取的,责任由考生本人承担。
未完成的招生计划向符合条件的考生公开征集志愿,征集志愿办法根据实际情况另行规定。
三是在考生录取方面,我省普通高校招生依据全国统考科目和选考科目成绩,参考高中阶段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考生。普通类按照首选历史、物理科目组合,分别投档录取;艺术类、体育类统一投档录取,不区分首选科目。普通类考生以高考总成绩进行排序确定投档位次,艺术类考生(本科提前批、专科提前批除外)以综合成绩进行排序确定投档位次,体育类考生以综合成绩进行排序确定投档位次。
与改革前相比,主要变化为:
(1)由投档到院校变为投档到院校专业组。
(2)专业调剂范围不同。专业服从调剂志愿改革前是指可在同一招生院校内的专业间进行调剂,2025年只能在同一个院校专业组内的专业间进行专业调剂。
五、新高考在成绩公布后,考生如对本人分数有异议,请问应该怎么去申请复核高考成绩的准确性?
山西省2025年高考成绩复核工作在省评卷工作领导组的领导下,由省评卷工作办公室具体实施。在高考成绩公布之后,考生如对本人分数有异议,可以申请复核高考成绩的准确性。下面从申请范围、申请时间、结果反馈三个方面给大家作一简要介绍。
一是申请范围。申请复核的事项包括考生基本信息、是否为考生本人答卷(答题卡)、扫描图像是否清晰完整、是否有漏评、漏阅等;小题得分是否漏统、各小题得分合成后是否与提供给考生的成绩一致;选择性考试再选科目等级赋分转换是否正确等方面。成绩复核不重新评阅试卷,评分标准、评分细则的宽严问题不在复核范围之内。考生不查看答卷。
二是申请时间。申请复核成绩的考生须于6月27日下午5时前(逾期不予受理,未申请复核成绩的考生视为自动放弃复核成绩)到报考所在地的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办理(应届毕业生也可在当时报名参加高考的报名点办理)。复核申请只能由本人(或考生父母、或法定监护人)提交,不可代办。
三是结果反馈。省评卷工作办公室组织人员进行复核,复核结果于7月1日前反馈给各市招生考试管理中心,各市招生考试管理中心安排各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书面通知考生本人。如果复核后的考生成绩有变化,由省招生考试管理中心按规定程序予以变更。
记者 李宏伟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