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05-14
《西厢记》剧照
那一年,春暖花开,爱情的氤氲之气弥漫在蒲州府普救寺。洛阳书生张珙要去京城长安参加科举考试,绕道渡过黄河来到河东的蒲州府。
张珙来到河东,没有入住北魏时建造的“水从石根流出,风从松顶飘来”的万固寺,或是被隋文帝奉为国师的昙延禅师修行的“中条第一禅林”栖岩寺,也没有去可以为赶考书生提供免费食宿的蒲州城驿站。那么好的地方都不住,为什么要入住建在峨嵋塬上的普救寺?
普救寺,位于蒲州城东门外官道之侧的峨嵋塬上,因为武则天当皇后时给普救寺捐过俸钱,普救寺自然便上了一个高度。那时候,文人学子均把参加科考、中了皇榜称为“登峨嵋”。因而,普救寺所在的这一方土地,自然就成了天下学子心驰神往的文化圣地。只要进京参加科考,大都会先来到蒲州,登一番峨嵋塬,览一回普救寺。
张珙入住普救寺,可能也想借这个吉祥之地,以实现他的金榜题名。不想,普救寺却意外成了他的姻缘之地。爱情,千里姻缘一线牵的爱情,随着他的入住,水到渠成地发生了。
因此,普救寺成了千百年来天下独一份的爱情圣地,连山门处楹联也是天下寺庙独一份:普愿天下有情,都成菩提眷属。寺内更有月老殿,殿门上的对联是:愿天下有情人都成为眷属,是前生注定事莫错过姻缘。
普救寺,这座从苦心修佛的清净之地到莘莘学子的文化圣地,最后成为少男少女的爱情圣地,当然离不开张珙的巨大贡献。
李小芳演绎的张生,从看见崔莺莺的那一刻,就把光宗耀祖、金榜题名的事儿忘到了爪哇国。李小芳的张生在剧中变成了一个白读了十多年圣贤书的爱情傻瓜:崔莺莺走过的路,他会捻起地上的尘土,仿佛能闻到崔莺莺的脚底留香;崔莺莺的说话声和笑声,能让他驻足不前、呆立聆听。单相思让一个寒门书生,忘了他和丞相门第之间十万八千里的距离,在崔夫人为丈夫举办的超度日,竟敢找借口接近崔莺莺。我们看见舞台上李小芳饰演的张生,在崔莺莺哭自己父亲时,他在一旁故意用夸张的形体动作和声响,来吸引崔莺莺的注意。待崔夫人同意他祭奠时,因看见心上人而听不见和尚提醒时呆立可笑的样子,也将一个少年被心上人勾去了魂魄后的样子展现得入木三分。
孙飞虎兵乱,崔夫人以女为质,寻求帮助,李小芳表现出的张生却又是多么胸有成竹。我们从李小芳的表演可以领略大唐时期,一个书剑飘零书生的自信。而自这场戏后,李小芳饰演的张生在舞台上便变成一个被动者的角色,因为爱情这种事,没有双方的主动,可行吗?即便是这样,李小芳的表演依然可圈可点:因失落了爱情,便立即一病不起的虚弱劲;听到红娘提到“小姐”二字,便像打了强心剂一般活蹦乱跳;给莺莺写信时的信心十足,看到莺莺回信内容既得意又怕红娘知道的书生气;跳墙时的胆战心惊,跳墙后被红娘抓了现形时不服气的可怜样子,直到崔莺莺来西厢与他相会时的手足无措……
借住普救寺,张珙就是为了能金榜题名以光宗耀祖,却鬼使神差经历了一番惊天动地的爱情。崔莺莺入西厢,成就了《西厢记》的千古爱情,而张生,不管什么原因,抛下崔莺莺参加科举考试,自然是张生负了崔莺莺,空留下普救寺成了千百年来少男少女们心中的爱情圣地。而蒲剧演员李小芳,这个女扮男角的女演员,惟妙惟肖地展示了张生形象。
李小芳,一个演技越来越精湛、现在还活跃在蒲剧舞台上的为数不多的一级演员。在她演出过的地方,常有观众为她舞台上的人物是男性演员扮演还是女性演员扮演而起争执。从形体动作到演唱技巧,李小芳的舞台表演艺术,已经完全脱去女性形体的婀娜和嗓音的阴柔,具备了男性生角演员阳刚的形体动作和豪放的演唱风格。
虽然同京剧这样大的剧种相比,蒲剧只是一个在晋南及周边地区流传的地方剧种,相对而言,观众少,从业者少,自然也就很难形成大剧种那样多的流派。要不,以李小芳这样的女生角演员,是可以开宗立派的。拥有这样高的艺术造诣的演员,是能令人心生敬意的。
(胡方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