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耸肩尖足空首布:三晋大地经济繁茂的耀眼凭证

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04-30

□记者 王捷

文物名片 

主角:耸肩尖足空首布 

出生时间:东周 

尺寸:通长14.5厘米 

藏宝地:盐湖区博物馆

我国有着两千多年铸造、发行钱币的历史,形成了形制多样、内容丰富、独具特色的货币文化。盐湖区博物馆珍藏的东周时期耸肩尖足空首布,作为三晋大地经济繁荣发展的一个独特见证,凭借独特的形制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成为其中的典型代表。

布币是先秦四大钱系之一,也是中国最早的金属铸币之一,分为原始布、空首布和平首布。在金属铸币产生前,人们将海贝及各种仿制贝作为货币充当交换媒介。进入商代,随着青铜冶炼技术进步,除了青铜贝币的诞生外,在黄河流域农业经济发达地区,人们开始拿着青铜制类似铲子的农具“钱”和类似锹的挖土农具“镈”去换东西,赋予其货币职能。空首布便是由农具铲演化而来,仍保留着插木柄的銎。

空首布按照肩部和足部的形制,可分为平肩弧足空首布、斜肩弧足空首布、耸肩尖足空首布。耸肩尖足空首布的两肩向上耸起,与币身中线成一定斜角,足部下端尖锐,在众多货币中独树一帜。

耸肩尖足空首布是春秋中期至战国中期铸行于晋、卫等国的货币,由特大型平肩空首布演变而来,有大、中、小之分,面文有20余种,包括地名、数字、天干地支等,其中地名多为晋国地名,以赵氏势力范围为主。作为农耕文明的发源地,当时的晋国国力最强,农业经济最为先进,商品经济最为发达,也是最早使用金属铸币的地区之一,其所使用的货币多为耸肩尖足空首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景公十五年(公元前585年),晋迁都新田,使其成为晋的政治、经济中心。也因此,耸肩尖足空首布多出于晋南。早前,考古学家就曾在侯马东周遗址发现此币的铸造工厂,时代属春秋晚期,说明当时晋的金属铸币已具有相当规模。

盐湖区博物馆珍藏的这件耸肩尖足空首布是1964年在盐湖区出土的,通长14.5厘米,长銎、耸肩、弧裆、尖足,形体瘦长,面背有三道平行竖纹,浑身遍布淡绿色贴骨铜锈,为春秋中期至战国中期的青铜铸币。尽管历经岁月沧桑,一角有小小的缺失,但丝滑的线条仍让其展现出一种古朴的美感,体现了当时工匠技艺的精湛。

目前,耸肩尖足空首布出土数量较少,因此非常珍贵,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它就像是一个里程碑,不仅见证了东周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与变迁,为研究中国古代货币史、经济史和文化史,尤其是晋国历史提供了珍贵线索,更体现了货币从实用工具演变而来的历史痕迹,以及我们先祖注重农业发展的传统思想。其所承载的丰富历史文化内涵,至今仍然熠熠生辉,让我们得以穿越时空,感受那个时期的经济繁荣与文化魅力。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