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04-23
□多振昊
关于人生之路,中国历代志士多有感悟。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王阳明“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哲思,苏轼“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豁达,都展现出超脱心境和强大内心。在人生“行路”中,我也有几点体会愿与大家分享。
难事易成——
什么事情容易做成?宁夏西海固,只读到初中的马慧娟,干农活间隙始终不忘读书写作,多年间,摁坏13部手机、出版8本书,用文字记录农村百态,2018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正如王羲之“池水尽墨”成就《兰亭序》,“滴水穿石”靠的是重复的力量。
想到一位老师讲:“难做的事因对手少,反而易成。”相信“难事易成”,就是相信坚持和积累的力量。
坚持做好——
量变才能质变。去年,我正经历一项相对困难的工作时,“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这句诗无意间进入脑海,竟一扫心中阴霾。当时我便沉下心来,踏实迎接挑战。过程中,我很多次想要放弃,但坚持让我明白时间“复利”真谛:简单的事情重复做,终会收获成果。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诗词中的精神力量激励着我,也让我懂得“慢即是快”,贵在坚持。
享受清冷——
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60多年坚守大漠,《哪吒之魔童闹海》5年磨一剑,DeepSeek“十年寒窗”技术沉淀,他们都遵循长期主义,“慢”不是停止,而是扎根,是深潜、是蓄力。
人生事业都历经着三种境界:从“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的甘受寂寞,到“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着坚守;再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自得其乐。
如果一个人长期在聚光灯下,他大概率就止步于此,因为他不能进行深度思考。许多优秀作品都诞生于冷清之时。我们应学会享受“荒芜”又“漫漫”的时光,这才真正是自己最不平凡的一段时光,是扎根成长的关键。
人生有趣之处,在于“脚踏实地地靠自己,去实现每一个梦想”。愿我们都能“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前行”,最终抵达成功的彼岸。也希望有人能告诉你,“不要着急,最好的总会在最不经意间出现”。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