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一停二看三通过”成庙会热词

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04-23

情景剧讲述交安知识

4月14日,绛县卫庄镇张上村东华山庙会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交通安全大集”。由山西省公安厅交管局指导,运城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主办的以“交通安全‘赶’庙会,平安出行‘警’相随”为主题的“美丽乡村行”交通安全巡回宣讲活动在这里火热开展,通过歌舞、快板、情景剧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表演方式,用乡音土话讲透交通安全法规,播撒文明交通的种子。

随着北晋峪农家小剧团开场舞《江山》的表演,活动现场顿时热闹起来。情景剧《酒驾风波》、宣讲课件《珍爱生命 拒绝酒驾》,详解酒驾的危害以及造成的严重后果,警示群众“开车不喝酒 喝酒不开车”。

快板《你的安全我守护》将交通法规编成俏皮话,情景剧《小劝导 大安全》《三轮载人“驶”不得》讲解三轮车载人的危害及严重后果,劝导群众三轮车不载人、过村口路口要牢记“一停二看三通过”等,顺口溜《交通安全大实话》则把安全常识变成朗朗上口的田间小调,用温情提醒守护“银发族”出行安全,劝导群众摒弃交通陋习。

“比发传单管用多咧!”村民张大爷指着舞台上的《三轮载人“驶”不得》情景剧说,“那个翻车场景看得我心惊肉跳,以后可不敢用三轮车捎人了。”

知识问答赢头盔

活动现场,民辅警巧妙设置了“安全知识有奖问答”环节。“骑电动自行车要戴什么?”“路口通过要记住哪三步?”台下群众争先恐后举手参与,答对者喜获安全头盔等实用礼品。这种“看节目+学知识+拿奖品”的模式,将活动气氛推向高潮。

庙会集市和田间地头上,宣传小分队民辅警同样忙碌。他们穿梭在摊位间,为商贩系上反光围裙,为农用车辆粘贴反光贴,给商贩、游客、农户送上三重庙会“平安礼”:“安全叮咛”面对面、“知识锦囊”带回家、“平安印记”随身行,让安全提醒融入日常生活中。“这些‘平安印记’既实用又暖心。”卖杂货的李大姐笑着说。

“我们要让交通安全扎根乡土。”运城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借庙会人流密集的特点,通过“文艺+宣讲+互动”模式,真正实现了交通安全“入乡随俗”,为现场群众呈现了丰富多彩的交通安全“视听盛宴”。

春日的东华山脚下,交通安全与传统文化在庙会上碰撞出文明的火花。舞台上,民辅警们用歌声展现守护平安的初心;舞台下,群众自发跟着节奏拍手应和。这种带着温度的宣传方式,正是运城交警创新宣传的生动写照,也正悄然改变着乡村交通文明的生态。

 记者 樊朋展 张蕊彤


记者手记

采访当天,站在东华山庙会熙攘的人群中,记者忽然明白,真正的普法不是单向的灌输,而是共情的对话。

当交警摘下“执法者”的标签,和大伙儿一起唱快板、演情景剧时,那些生硬的法律条文便化作田间地头的家常话,悄然住进了村民心里。这些细节让记者看到,基层治理的温度,就藏在这种“用乡亲们的方式说话”的诚意里。

或许,乡村振兴中的文明培育,正需要更多这样“带泥土味”的创新——不是高高在上地撒种子,而是弯下腰来,把安全的苗种进生活的土壤。

记者 张蕊彤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