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当书香撞上千年文脉

——在运城,纪连海带您边走边读

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04-17

4月13日、14日,运城市文化和旅游局携手中华网、中国文艺网举办“文脉寻根 书香运城——纪连海邀您在行走中翻阅运城”活动。

此次活动以“文旅+阅读”的创新模式,深耕运城特色文化土壤,依托运城博物馆、运城盐湖、解州关帝祖庙等标志性载体,将文物背后的河东古韵、盐文化及关公精神等地域符号转化为可视听、可触摸的文化体验,让阅读从文本走向实地,实现历史底蕴与当代视角的对话。

走进运城博物馆

4月13日,活动在运城博物馆拉开帷幕。当天上午8时30分,《百家讲坛》主讲人之一、知名历史学者纪连海抵达运城博物馆,与中国文艺网主持人郭蕾一起,在运城博物馆公众服务部主任梁嘉璐的讲解下,透过珍贵文物,解读运城在历史长河中的变迁及在人类历史上的重大贡献。

当走到宋朝白釉褐彩诗文八角形瓷枕旁时,纪连海被瓷枕上面的诗所吸引。“柴门掩石泉,夏日亦闻蝉。冷落花庭竹,馨香草里兰。”他口中念着这首诗,称赞押韵且有趣。

“走在运城博物馆,我们能触摸到4500年前到今天的历史脉络。这是一个值得大家来打卡的地方。”参观完运城博物馆后,纪连海由衷赞叹。

池神庙是当天走读活动的第二站。

在这里,运城关公文化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文化宣传部部长、高级导游尹冰作为本场飞行嘉宾加入。在行进中,大家一起带领直播间观众了解“盐湖的自然变迁与历史演进”“盐湖的生态保护”等。

风声不停,池神庙中的檐铃“叮当”作响。顺势,尹冰一句“南风起,盐始生”让运城盐文化愈发生动体现,纪连海表示自己此行收获颇多。

当日下午,纪连海在盐湖会堂展开了一场精彩的文化讲座,主题为“华夏之根,诚信之邦,大运之城”。

现场座无虚席,许多市民慕名而来。这场讲座延续了纪连海一贯幽默诙谐的讲述风格,全场不时传来笑声和掌声。

本次活动全程直播,无法亲临现场的观众也能同步感受文化的魅力,线上互动热烈。

4月14日的活动同样精彩纷呈。当天上午,郭蕾和纪连海来到解州关帝祖庙,与解州关帝庙文保所所长傅文元汇合,为这场关公文化的深度解读拉开序幕。

走进解州关帝祖庙

解州关帝祖庙作为关公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无数历史记忆。嘉宾们的讲述让游客和线上观众更加深入地领略到关公文化的魅力。在谈到“关公精神的当代价值”的话题时,纪连海笑道:“关公精神就藏在每个普通人对‘靠谱’的坚守里。”话音未落,现场一位来自福建的游客接过话头:“我们那边的关帝庙,海外侨胞回来必拜,都说这是连接乡愁的精神纽带。”线上观众同步在评论区分享各自家乡的关帝文化印记,让这场地域文化的探讨升华为跨时空的精神共鸣。

当天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访谈环节为本次活动画上圆满句号。纪连海带着两天走读的满满收获,与主持人面对面交流。他凭借渊博的学识和诙谐幽默的讲述风格,分享了运城历史文化背后的诸多细节以及走读过程中的趣闻轶事,为大家呈上一场知识与趣味交织的文化课堂。

两天的活动落下帷幕。活动不仅通过行走中的深度解读激活了运城“华夏之根”的文化基因,更以线上线下融合传播拓展文旅发展新路径,为地域文化IP的破圈提供了“阅读赋能文旅”的创新范式。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意义不只在于搭建文化体验平台,更在于通过“以读促行、以行促悟”的方式,让历史文脉在沉浸式阅读中得以活态传承,为运城文旅产业注入“文化+”新动能,助力这座历史名城在新时代以书香为桥,连接过去与未来,让文化软实力真正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