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望 山

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04-16

■祁世坤

在这白塔山的后面,有一个突出的山丘。在这山丘的一处崖角,长着一棵大树。这是一棵古老的皂荚树,山下村庄有一个老妪,不时地站到村口,手搭凉棚瞭望着这棵老树。这已是她多年来的习惯,也已成了一道风景。老人望着这棵树,是在思念着一个人,就是早年埋葬在山上的她的爷爷。

这白塔耸立在中条山的一座孤峰上,白塔之后当年曾有一座佛寺,名为白塔寺,寺旁山沟有一池泉水,水质清冽,水源旺盛。离这泉水半里开外,也就是那棵大树一旁的崖下有着几孔窑洞,居住有山户人家,耕种着一坡山地。这坡山地,原是那先辈人开垦出来的。那个长眠的老人生前招赘到这户人家时,也把薄田带了过来。

这户人家在山下村落有屋,村落起初也是从别的大村移民出来的,开始只是零星几家。说白了,是个(照)看坟的,于是村子也就叫大坟村。大坟葬的是个前清阁老,墓址《蒲州府志》上有记载。后来迁入的人家多了,根据方位在西,也就有了个庄子名字。也因为这庄一条巷数家都是招赘上门,也就有了驸马巷的谑称。按说这个老人招赘上门,大儿是为养子,二儿才是他的亲子。然而他偏偏喜欢大儿的小女,也就是这个大家庭最小的女孩。就因为孩子活泼可爱,他得闲把她架上肩膀,让她骑在脖上,游门串巷直觉好玩。孩子淘气,手里拾根草棒,拍打着老人,叫喊着“嘚起,嘚起”的,像是吆喝牲口,老人反而觉得开心。就这点事,至今仍总是说爷爷的好,忘不了爷爷对她的爱育之恩。她十一二岁时,有次一个人赶着头牛上山。那时山上有狼,她不怕,因为狼怕牛。走到白塔峰的塔肚,坡势陡峭,牛走得慢,她拍打着牛,吆喝着“嘚起、嘚起”,忽然听到后面有女人的声音,也喊着“嘚起、嘚起”。这显然不是山崖的回音,回头一看,是一位大娘,学着她的喊声逗着她玩,夸她是个胆大的孩子。这事她也至今不忘,乐得以为往事笑谈。

她的爷爷是在日本鬼子来的前一年去世的。鬼子是1938年到的蒲州,那一年老人在山下病卧不起,说什么也要上山,因为山上葬有他的前辈人,坟地就在那里。家里请了两个壮汉,绑了副担架,抬着他上了山,让重病中的他仍感心安。当年,他被葬于老坟——那是一处向阳的坪地,人们叫它五亩岔,是个倚山望(黄)河的风水宝地。

祖上的那块山地,我们这一辈人小时也是常去常往的,窑洞和坟地间就隔着那个山崖的犄角,其实也就是窑洞的南沿,那里长着那棵老皂荚树,看树围也得两个人手拉手才能抱住,树龄不少于三百年,树干中空,里面能坐下两个孩子,树干上还嵌有日本鬼子从山下打来炮弹留下的弹皮碎屑。那树已成为山户人家的地标,从这里望山下,无遮无碍,山下的村庄田野,远处的大河滩涂,都一览无余;从山下望山上,唯有这一棵老树因枝叶茂密、树冠高大,能让人看得见。所以我姑总是不时站到她的村头巷口与大树对望良久。她望山望树,就是在望她心中的爷爷。她本来有点眼疾,但她却说能看得清。多年的封山育林,如今漫山遍野林木茂盛,那棵老树当然已看不真切,而她却依然如故。这里容我再作点小的补充:她今年98岁,仍不时地到村东巷口,以至还能走出一里多,是想再近点望山,也因现在田野有水泥路、柏油路,不至绊倒,大可放心。说起她小时的淘气,也怪逗人的。她姊妹五人,她为老小,上面四个姐姐名字都是双文,而她的名字不同,四姐叫她姣子,也不是她的本名,她的本名发音是胡姣,不,应是胡搅,本意是胡搅蛮缠,想也是我奶奶对她的溺爱,就这样不明不白地叫了下来。孩子给她填写身份证时,也不知如何是好,就按照她的排序写成了五子,我发现后指出应该写成姣子,可也来不及了。

我是我奶奶去世后第二年出生的。从我姑姑身上似乎能想象出我奶奶的性格特征。我姑比我大13岁,听她说是她把我抱大的。那时她抱不动我,春寒乍暖时节,把我放在打麦场麦草垛边,那里阳光暖和,她会给我盖上麦草。我妈是个有名的好人,一点脾气也没有。我姑和我妈姑嫂之间相处得很好,她也当有个小姑贤的声名。听表弟说,她妈说我是她最亲的亲人。她仍然生活自理独住在她的老院新屋,她习惯了这样的清静安宁。她还能自己打开电视,喜欢看个新闻联播,也能说上点国家大事。她自己还能做饭,使用电器灶具。我不时去看她,她总是唠叨,还是以前常说的那句话,想着山上的那个爷爷。

近些年孩子不放心,前后不离地轮流陪护着她。新近我去看她,坐了会儿,她起身到外间,还着手给我煮挂面,可见心态还是有点好强。表弟说她饭量是小了,她爱喝的稀饭是玉米糁子煮蔓菁,顿顿早饭这是少不了的。如今她瞌睡也多了,有时也说点胡话,什么要到山上去给她爷爷上坟。这都可以理解,毕竟人近百年,然心之所想,唯有梦中能成。说句笑话,她是人老心不老,我为她祈福,祝愿她年逾百岁。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